来源:最新院系讲座

9/19 盖格尔:作为历史科学的中国美学

来源:中文系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作为历史科学的中国美学

主讲人:盖格尔博士(Dr.Heinrich Geiger)

主持人:朱志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座时间:9月19日 15:00

讲座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4108室

主讲人简介:盖格尔博士(Dr.Heinrich Geiger),慕尼黑大学攻读中汉学、哲学、中国艺术和考古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德国天主教学术交流中心(KAAD)副主任,亚洲部主任。主要研究中国美学,在德国出版有:《走向现代的中国美学》,弗莱堡:卡尔·阿尔伯出版社,2005年;《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美因茨:Schott出版社,2009年;《丝绸之路音乐与中国》,慕尼黑:iudicium出版社,2014年;《中国的自然,自然概念和环境行为》,柏林:Matthes&Seitz出版社,2019; 《当代中国思想中的新征兆和旧路》,弗莱堡:卡尔·阿尔伯出版社,2019年,《20世纪的中国美学》,弗莱堡:卡尔·阿尔伯出版社,2025年, 《美与身份问题》(The Beauty and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弗莱堡:卡尔·阿尔伯(Karl Alber),2025年。

讲座内容简介:为何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这段时期,中国知识界对美的关注如此深入?这种关注的持续时间之长和强度之强,表明这并非偶然。这是否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即美是绝对的可感知的自我中介?不,这在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中未免太过分了!毕竟,正是这种信念,促使了美在“西方”从古代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十八世纪的美学盛行,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又或者,这种信念是否源于一种未被承认的恐惧,即中国审美文化会随着帝国的覆灭而走向终结?如果是这样,那么,引领美学研究的决定性动机,或许是思辨性的动荡,以及从文化批判的视角来看,逐渐萌芽的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