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第66期暨“伦理与智慧”名家讲堂第六场,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2402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本次开讲嘉宾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江畅教授。讲座由哲学系付长珍教授主持,陈赟教授担任与谈人。
江畅教授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哲学本义的现代哲学体系。他以“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对哲学内涵之本义的认识所投射出的哲学精神气质”为着眼点,考察了古典时代之后哲学的发展脉络,认为古典时代之后的哲学丧失了哲学本义,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丧失所导致的后果。基于以往哲学研究对哲学本义和精神气质的偏离与背弃,江畅教授提出,我们应该在构建现代哲学体系时重新探寻和回归哲学的本义。
江畅教授认为,古典时代的哲学家虽然都建立了自己各具特色的哲学体系,但在研究旨趣、对象、内核、方法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即都是从根本上、总体上回答人类生存的问题或人类怎样生存得更好的问题。心忧人类、批判现实、勇闯未来、崇尚智慧、坚守独立等构成了哲学的本义及其精神气质。然而,轴心时代后三百年间发生的古代变革和文艺复兴后三百年间发生的近代变革导致哲学丧失了独立性。统治者的介入、科学的冲击、人类生活物化的影响、哲学研究的职业化四个方面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使得哲学丧失了本义及其精神气质。哲学从对人类生存的追问转变为专门性的研究,丧失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规导作用。哲学的非哲学化导致当今哲学已经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哲学。
哲学本义的缺位或误导产生了四个严峻的普遍性问题:一是人类信仰的宗教化;二是人类生活单向度化或物化;三是人类文化的异质化;四是自然环境的恶化。据此,江畅教授认为构建弘扬哲学本义的现代哲学体系应成为当代哲学的应有之义。哲学人应从“坚守哲学的独立品格”“调整哲学研究与服务现实的关系”“构建体现哲学本义和时代精神的哲学体系”以及“正确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四个方面复归哲学本性,让哲学真正成为指导人类更好生存的思想智慧。
在与谈环节,陈赟教授表示,江教授为我们哲学人的自我理解树立了典范,激发我们去思考如何做哲学,有着很大的启发性。陈赟教授就其体会与江畅教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陈赟教授表示,“轴心时代”这一文明标识被很多学者质疑只是一种规范性的结构,这种结构缺乏现实性,也不适用于中国。雅斯贝尔斯被质疑过度强调文明的断裂与突破而没有关注到其连续性的一面。陈赟教授就“轴心时代”究竟是规范性的建构、历史性的描述,抑或二者的结合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江教授谈到的人性中存在过度乐观的问题,陈教授提到基督教、佛教似乎更倾向于凸显人性中悲观的一面,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对人性的理解从而避免意义的荒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现场的研究生同学们从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政治、哲学与教化等方面向江老师请教,江畅教授一一给予回应与解答。
讲座尾声,付长珍教授表示,江畅教授提出哲学的本义及其精神,直指现代哲学发展的困境。江老师对哲学本质使命的精到阐释,不仅体现了哲学家对现实的关切,也展现了对人类命运和哲学未来的忧思,这些问题真正切入了哲学的大本大源,为我们提供了“做哲学”的研究范例,深具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