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学系

讲座回顾|樊和平:伦理道德的中国话语形态及其现代合理性

来源:哲学系发布时间:2023-12-29浏览次数:10

2023122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知名学者讲座第67期暨“伦理与智慧”名家讲堂第七场“伦理道德的中国话语形态及其现代合理性”,在华东师范大学小礼堂举行。此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特邀主讲嘉宾为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樊和平教授,讲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哲学分析》主编成素梅教授主持。


演讲伊始,樊教授指出做伦理学研究应该有两个信念,一是中国不仅仅是礼仪之邦,而且是伦理学故乡;二是伦理学在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中担任着回应实践的使命。樊教授认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伦理话语系统的建构需要两步走,第一步是寻找中国伦理的基本话语,通过几个话语支点建构话语体系。第二步是建构话语生态,通过话语生态来建构基本话语的合理性。

樊教授首先阐释了“如何在‘化’的战略交错中建构中国话语”。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化”的冲动与西方世界“化”的战略相遇了,中国的伦理话语在文明对话中发生了话语移植,这使得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被化”的风险。樊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近现代的话语转型中,伦理道德的话语体系被解构得最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伦理”“精神”“建构”是三个最基本的公共话语。

在探讨如何建构话语生态的合理性时,樊教授重点讨论了“伦理”与“道德”孰为优先话语或第一话语的问题。他指出,伦理与道德两个概念不是重叠的,伦理优先有着历史合理性和理论合理性,通过伦理认同、伦理公正、伦理关怀则能够建构伦理优先的话语生态。就伦理认同而言,当代中国人最重要的觉悟是伦理觉悟。传统社会“道德的人,不道德的社会”这一特点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社会是“伦理的实体,不道德的个体”。就伦理公正而言,不同于“正义”这一道德概念,“公正”兼具伦理性与道德性,正义与德性之争并非中国本土问题,而中国国家文明最大的困难在于家庭与国家之间的伦理公正。就伦理关怀而言,伦理当中居于本位的是家庭,孔子亲亲相隐的伦理智慧正是一种家庭伦理公正,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文明问题。

随后,樊教授就伦理道德的发展战略是“批判”“治病”,还是“建构”展开了讨论,他认为近现代以来,我们对伦理的批判态度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现在更重要的是“建构”,这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此外,还需要有一种“治病”的模式,通过调查,樊教授发现当今中国社会最重要的道德感,依次是爱、诚信、公正、责任和宽容,这“新五常”针对的就是现实问题。

在樊教授看来,建构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就是要完成“精神能力”的建构、精神哲学理论的建构以及精神哲学形态的建构。伦理的、精神的、建构的话语是建构中国伦理现代话语体系的三大支点,“伦理精神”的话语应以“伦理”为本位,彰显“精神”气质,形成“伦理”与“精神”的同一,展现出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世界精神相协调的“建构”文化气派。

中国人民大学曹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等专家学者和在场研究生同学,对樊和平教授的精彩报告进行了热烈研讨。中国人民大学曹刚教授认为,樊教授探讨的话语体系对于应用伦理学同样重要,做应用伦理学也应该寻找最根本的话语,去给它做出定义,去寻求基本的道德命题并做出论证。这是应用伦理所要进行的一个最重要、最基础性的工作。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指出,樊和平教授的报告体大思精,义蕴深厚,深刻揭示了中华伦理文明的精神密码、话语逻辑和深层机理。基于长期的跟踪性大规模调查研究,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证,系统阐发了伦理道德是中华文明的内核,提出需要遵循伦理道德在现代文明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基因的传承、转化和创新,创造中华现代文明新形态,对于建构中国气派的当代伦理学话语体系具有典范性意义。


                                                          文字:李佳琦 潘世莲

                                                           图片:陈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