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4/28 卜松山:中国和西方美学——比较的思考

来源:中文系发布时间:2024-05-08浏览次数:10

讲座主题:中国和西方美学——比较的思考

主讲人:卜松山 (Karl-Heinz Pohl) 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主持人:朱志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讲座时间:4月28日15: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4108室


主讲人简介:卜松山(Karl-Heinz Pohl),德国知名汉学家,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1945年出生于德国萨尔路易。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与中国近现代美学、中西跨文化交际与对话。现任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著有《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全球化语境里的中国思想》《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等学术专著专论,译著有《桃花源——陶渊明诗集》《李泽厚》等。

讲座内容简介:美学作为一门认识论学科,是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和人文学科虽然是由西方学者建立的,但现在已成为具有普遍或全球意义的体系。因此,美学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宏大学术努力的一部分。但是,除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只能有一种全球通用的形式之外,哲学、文学或美学等人文学科以及艺术仍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它们与各国的社会条件和发展有更大的联系。艺术和美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语言之外,神话、图像、典故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的文化框架,简而言之,象征和审美取向(共同的文学或艺术情感),迄今为止构成了任何文化特性的基础。

在中国现代美学讨论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特征,并将其与西方传统美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比较。论文第一部分讨论了中国美学史上的几个核心概念(如 "生命共鸣":气韵;黑白书法线条的重要性;诗意的暗示性;自然创造力;阴阳平衡与和谐)。第二部分进行了一些比较,特别是与康德在其影响深远的《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了一些异同。第三部分将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置于近百年来中西方非对称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