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生物催化遇见深度学习:前传》
报 告 人: 崔海洋 教授
主持人/邀请人:田进忠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13日 10:00-11:00
报告地点:闵行校区生命科学学院159小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崔海洋,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煤炭重大专项-青年首席,国家级青年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2016年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导师:郭瑞庭 教授);2020年,博士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导师:Ulrich Schwaneberg教授);同年,进入德国DWI-莱布尼茨互动材料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2023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Huimin Zhao教授)。2024年加入南京师范大学,组建“人工智能与工程生物学”研究团队,搭建超算平台Infinity(无穷生物超算集群)。已发表SCI论文52篇,其中一作通讯(含共同)27篇(Top 22篇,包括Nature, Science, Angew. Chemi., Nat. Commun.等; 封面文章7篇; Hot Paper 4篇);申请专利7项, 授权2项;并应邀在国际权威丛书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分别撰写独立章节3章。
报告内容简介:
在食品酶工程领域,AI的潜能正在逐步被唤醒:通过对蛋白序列、结构及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建模,AI有望加速关键食品酶的功能预测、催化效率设计与新酶发掘,从而为食品加工、营养强化、食品安全与环境可持续性提供新的工具与路径。在酶学基础领域,功能预测长期是核心挑战。传统方法(例如基于序列比对或同源推断)在面对低同源性、边缘类别或具有催化多能性的酶时往往表现不佳。AlphaFold、CLEAN、EZSpecificity等通过对比学习和GNN等框架将序列表示与酶性能进行映射,从而在结构预测、功能预测、催化能力上超越了传统方法,为“酶是什么”走向“酶能做什么”搭建了一条可行智能路径。因此,AI驱动的酶工程将极大推动生物催化关键酶的智能发掘、智能改造、安全性与耐受性设计、以及绿色与可持续制备等发面的高速发展,促进生物催化路线在生物化工、食品加工、合成生物中的“绿色”“柔性”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