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新院系讲座

讲座回顾 | 跨界对话生态与媒介:Adrian Ivakhiv教授解析人类世影像生态学新图景

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5-11-18浏览次数:10

        11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功举办"图像的生命与生态"主题讲座。来自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的人文学科讲席教授阿德里安·J·伊瓦克耶夫(Adrian Ivakhiv)应邀莅临,聚焦生态与媒介跨界,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精彩讲座,为在场师生呈现了生态传播研究的前沿视角。讲座由传播学院院长王峰主持。

        讲座中,Ivakhiv教授以菲利克斯·加塔利的“三重生态学”(自然-社会-精神)为理论起点,系统阐述了生态理念如何通过影像与媒介进行传播。他指出,在人类活动深刻重塑地球的“人类世”,传统的自然观念已不再适用,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危机,也是我们想象未来能力的危机。要应对这一点,我们必须理解人类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土地、其他物种和地球系统“深度纠缠、相互依存”的存在。

        在此背景下,Ivakhiv教授聚焦影像作为生态媒介的核心价值,指出其生产与传播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他强调,媒介本体论早已超越了“工具论”的认知,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在塑造人类感知模式、建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本体性的角色。基于这一视角,他通过数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当代生态影像的表现对象、表现效果以及其对公众生态意识的塑造机制。

        Ivakhiv教授认为,应对全球性生态挑战,关键在于培育新型集体想象力与团结意识。而能够超越恐惧并走向“世界修复”的艺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地球危机的共享性要求人类意识发生根本转变,而特定类型的影像艺术正是构想并建立包容性多物种团结的必要媒介——这种团结对人类的生存与地球修复至关重要。

        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生态影像的创作实践”、“人类世背景下的媒介责任”、“如何通过影像培育生态意识”等问题与Ivakhiv教授深入交流,思维碰撞间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媒介研究的理解。

        Ivakhiv教授曾任教于美国佛蒙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他是富布赖特学者(德国/乌克兰)、加拿大-苏联学者(1989-1990年)以及冈德环境研究所、电影诗学高级电影研究中心和瑞切尔·卡逊环境与社会中心的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环境人文、电影/媒介/视觉研究、政治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气候政治与人类世、宗教与生态学、过程哲学。他在生态媒介、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搭建了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也为学院在生态传播、媒介研究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传媒人才、深化生态传播研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