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学系

讲座回顾|刘学良:分析视域下的哲学教育——以儿童哲学为例

来源:哲学系发布时间:2024-05-15浏览次数:11

202451015时,“分析视域下的哲学教育——以儿童哲学为例”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刘学良老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洪澄老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栋老师、体育与健康学院张震老师、哲学系刘梁剑老师参与评议。同时,还有来自校内外的老师和学生前来听讲学习。


刘学良老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走近儿童哲学、儿童哲学何以可能、儿童哲学的分析哲学基础。

在第一部分中,刘学良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从哲学走向教育”的经历。在哲学系进行学习时,他便萌生了将分析哲学发展为一种教育哲学的想法。这来自于他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当下教育的最大症结在于,为孩子增添了过多的课业负担,反而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能力。他认为,学生自身潜能是教学的第一资源。如何将儿童的好奇转变为学习的动力和支撑?这是儿童哲学需要回应的首要问题。儿童总是充满好奇,容易对常识感到困惑,并乐于进行反思。他们会思考世界的实在性,比如“一切是不是一场梦”;也会思考关乎公平正义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多个人的自私就比一个人的自私更好”……

然而,孩子的“提问”毕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并不能够直接与“哲学”相勾连。比如,这一行为往往是孩子自我中心的体现。但是,这种提问所体现的思维能力,却是进行哲学思维所必须的素养。由此出发,儿童哲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儿童做哲学”,基本模式就是“探究共同体”,展现出儿童中心、哲学思维、对话探究、民主群体等特征。

在第二部分中,刘学良老师集中回应了几种关于“儿童哲学何以可能”的质疑。比如,皮亚杰认为,尽管儿童确实有许多优秀的思考品质,并能够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与解答,但他们的思考是非体系化的。因此,儿童哲学只能是一种比喻式的提法。只有到12周岁之后,儿童才能够“真正”谈论哲学。对于这些问题,儿童哲学需要给出回应,并进行反思。对于皮亚杰的观点,《美诺》篇中的“学习悖论”能够为我们提供启发。

在第三部分中,刘学良老师提出,在儿童哲学中,完全的体系化思维或许是不必要的,而只需要他们“像哲学家一样”进行演练。对于儿童来说,发展不必强求“完整”的一律,某一方面的超前发展同样值得鼓励。这种“儿童观”的转变与“哲学观”的转变密切相关。“儿童做哲学”中的“哲学”并非传统的、本质主义的“哲学”,而是经过语言学转向,具有反本质主义特征的“哲学”。儿童哲学的哲学源泉不仅包括实用主义,还包括分析哲学。通过儿童哲学训练,学生能够真正地进入“做哲学”的过程当中,实现思维问题具象化、思维活动语言化、思维过程逻辑化、思维方法哲学化。同时,要想使儿童哲学的设想如“探究共同体”得以落实,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说明。

讲座过后,在场师生就报告当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烈且深入的探讨。

在主持人与评议人的发言中,洪澄老师强调了儿童在提出哲学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李栋老师关切儿童作为主体、视角与方法,能够为哲学带来哪些改变;张震老师认为“儿童”不仅被不断“发现”,同时也是一个“被发明”的概念;刘梁剑老师对“分析哲学视域下的儿童哲学”抱有积极态度,认为这一尝试有助于在金冯学脉与匹兹堡学派之间建立学术联系,同时能够作为对“儿童哲学”这一概念的辩护,并使得“儿童哲学”以更为丰富的形态得到发展。

在师生交流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博士生尹紫涵同学认为,“儿童哲学”不仅应当看重批判性思维,也应当注意合作思维等其他思维模式的培养。哲学系本科生刘方舟同学认为,成人试图“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很可能面临一种“说不可说”、“想不可想”的窘境,不仅不能够真正地接近儿童,反而是对“化性起伪”等人性成就的过程的逆反,其中的“度”仍需进一步把握。刘学良老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报告在与会师生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文|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