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周二15时,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第12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历史学系“大夏中国史论坛”第14场前沿讲座,邀请到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张闻捷教授带来题为“制度史视角下的周代编钟研究”的讲座。本场讲座在历史学系1306室举行,由历史学系王进锋教授主持,历史学系黄爱梅老师、中文系朱学斌老师与谈,校内十余位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张老师从“礼制考古”的基本概念与青铜礼乐器研究的三个维度出发,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学术缘起。讲座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乐钟制度与贵族身份的判定”。张老师指出,东周铜器流转频繁,同一墓葬铜器铭文记载可多达数人,仅倚重铜器铭文无疑对判定墓主身份造成极大困扰,因此创新方法论成为有效判定墓主身份的关键。张老师以固始侯古堆一号墓为例,通过分析其出土乐钟的组合、音乐性能与陈设方式,推断其应为楚墓,且墓主为大夫等级,或为楚国番县贵族。
第二部分是“测音分析与乐钟组合的判定”。周代乐钟演奏存在编列制度,即按照一定的音律安排并结合身份等级形成特定的编列形式。那么,乐钟组合应如何区分呢?张老师以随州枣树林曾公求墓为例,通过测音与音列分析,对其墓中随葬的和钟、行钟两套编钟提出了新的分组意见。
第三部分是“乐钟陈列与典籍中的乐悬制度”。礼经文献所载周代乐悬制度的摆放形式为:乐悬诸面的钟磬之数基本相等,且钟磬在演奏时处于同一面上,诸面乐悬间的功能与称名皆存在差异。而东周时期的墓葬中存在诸多随葬钟磬折曲摆放的实例,这样的葬钟陈设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乐悬制度,而缺乏统一的形制与组合规范,并不具备实际演奏的可能,故不能作为判断墓葬等级和复原周代乐悬制度的直接依据。
本次讲座展示了十分丰富的考古资料,并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革新,启示大家除了关注乐器上的文字材料,还应关注乐钟、乐音、乐悬的组合与制度。在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针对周代葬钟制度的总体特征、战国中期青铜礼乐器变革、周代“行器”的概念与演变、考古技术和方法的利用等问题,与张老师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使用考古实物资料、借鉴制度史研究视角与加强文章论证逻辑等方面颇受启示。
本场讲座历时两个小时,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