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学系

讲座回顾|朱露川:史学遗产与理论自觉 ——谈中国史学史专业的学习心得

来源:历史学系发布时间:2022-10-08浏览次数:578


2022年9月30日下午14:00—17:00,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大夏中国史论坛”青年学者讲座第1场,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朱露川老师,作了题为“史学遗产与理论自觉——谈中国史学史专业的学习心得”的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乐鑫同学主持。

朱露川老师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史学史的经历,主要从“创新由遗产中来”、“回应亦为创新”和“三个‘有意识’”三个方面,就求通意识、创新求变、读书有法等作了精彩的讲述。

首先,朱老师将“史学遗产论”作为一个起点,认为对其掌握和提炼有助于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打下基础。从“史学遗产论”这个观念出发,史学史也是为其他研究提供支持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史学理论专题研究的一把工具,这在“求通”意识和史学批评史的研究上得到印证。继承中国史学的“通史家风”,应注意避免人为割裂中国史学的整体进程而且要在史学发展的动态脉络中发现问题,合理定位研究对象。通过参与瞿林东教授主持的史学批评史研究课题,朱老师进一步认识到史学批评方面更不能脱离史学史,尊重史学的学术品格和发展规律。鉴于史学遗产与史学研究的密切关系,做好史学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朱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对史学遗产批判继承时,应该承认学术发展有其自身的历程和规律,要把眼光放向未来。应该承认如果没有前人搭建的框架,我们很难进入到专题的研究。因此,要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遗产。”

其次,朱老师分享了刘家和先生“回应即为创新”的观点,指出具体到清理中国史学的叙事遗产时也应包含这一立场。中国叙事理论根植于史学理论“叙事”一词并不限于史学话语体系,但“叙事”的概念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仍存在史学上的根源。因此,建立中国本土叙事理论,不能忽略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史学有没有理论”这一问题上,朱老师借用陈其泰先生提出中国古代史学上“历史编纂的理论自觉”的观点,表明叙事作为历史编纂的核心环节,尤其能够证明中国史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遗产。此外,朱老师还建议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性阅读,在整体细读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中国史家著述的特质。

最后,朱老师结合自身十年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习经历,总结了三个“有意识”,即:锤炼文字、重视考据、去熟悉化。有意识地锤炼文字有助于更好地写作,为此,需要做到“不说废话,不扎空架子,不摆摊子,尚平实,有重点,戒浮词,讲文采”,这样才能使人读得明白;初稿形成后的自改与他改,以及平时不论大小、长短,勤写文章,都能很好地锻炼文字表述能力。关于考据能力,朱老师强调文献是史学研究的前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同样离不开文献,要有意识地锻炼处理文献的能力。至于去熟悉化,则需要我们深入认识古今中外史学的差异,以及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交流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孝迁教授指出推进学术研究既要 注重继承前辈的学术遗产,广泛吸取既有研究中的成果,也要开阔眼界,积极学习西方理论,用新的理论工具、新的视角,辅之以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努力推陈出新,形成个人的学术风格。

在提问环节,朱露川老师与同学们作了融洽互动,就“论文修改过程中的心态”、“深化史源学的研究”、“历史与史学的区分”、“求通意识的应用”等问题作了细致解答。交流氛围热烈,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