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学系

讲座回顾 | 顾春梅:为了学习的评价——“双新”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来源:历史学系发布时间:2022-04-15浏览次数:1326

412日晚,上海市松江二中的顾春梅老师受邀为我系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诚之课堂”专家讲座:《为了学习的评价——“双新”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我系本科生、研究生,在职中学历史教师共数百人齐聚云端,参加了本次讲座。



一、厘清几个概念

讲座伊始,顾老师先和同学们共同厘清了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评价”Assessment。顾老师指出,“评价”是连接“教”和“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心理、认知结构的一种测量,包括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纸笔考试评价等多种形式。现如今,评价领域正在发生一场范式转变,即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变为“为了学习的评价”、“评价即学习”,对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概念是“命题”Set questions。顾老师将其分为两类——日常习题和大规模纸笔考试命题。后者因其重要性而有着严格的命题规范,主要流程包括:设计蓝图、组队团队、分工协作、组卷、磨卷、研讨评分标准、确定阅卷参数、阅卷质量监控。这些环节对于每一份试题而言都不可或缺,而老师们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来控制命题的质量。

第三个概念是“作业”Task。顾老师认为,“作业”的范围很广,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作业、课后练习、单元作业、阶段性测试甚至是跨越长时段学习的项目化学习。因此,作业设计需要涵盖过程性和终结性两种评价。

二、确定考试目标

确定考试目标,是考试命题的基石,也是考试结果有效的基石。

顾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该理论从认知维度把教学目标分为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而从知识维度出发,又可分为元认知知识、程序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以及事实性知识四个层次。顾老师指出,在设计作业时,我们可以用不同层次的目标来匹配不同类型的作业,将知识维度的四个层次作为划分作业类型的标准。



三、规范作业设计

确定了考试目标之后,下一步就是规范作业设计。对此,顾老师提出了几点重要原则。

一是注意作业的进阶性。顾老师认为,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内容逐渐综合”和“核心素养水平逐次递进”。做到这两点需要教师有逆向操作设计作业的思路,即对某一单元有从整体出发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根据课标对内容的编排来确定单元,因为课标是考试的法定依据。接着,确定单元的关键概念并厘清之间的层级、联系。最后,借鉴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知识维度的四个层次对作业进行分类设计。




二是注意选材的几个标准。顾老师认为,一个好的材料是题目成功的关键,需要具备多样性、可读性、典型性及创新性。以材料的多样性为例,当材料是史料时需要兼顾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史料类型,当材料是文本时则需要兼顾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

三是注意设问的指向性和逻辑性。前者指的是设问清晰、明确、有边界;后者则在于设问与材料逻辑紧密、整道题结构清晰、每小题层层递进。

四是注意答案的“三大性”:合理性、精确性、引导性。

在阐释每一条原则具体内涵的背后,顾老师都辅以丰富的作业设计案例为同学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讲座末尾,顾老师再次向未来教师们强调了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要明确目标,秉持内容与素养的“双向”思维;要注意试题的进阶性,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作业;选材一定要“适合”,注意与新教材新增内容的匹配度;设问与答案要有“逻辑”,意识到此二者对教学本身具有引导作用。

虽然受疫情影响,顾老师的讲座只能在云端进行,但同学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在讲座中收获颇丰,进一步加深了对“双新”背景下作业设计的理解。讲座最后,同学们纷纷对顾老师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冉珍、朱哲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