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学系

讲座回顾 | 余伟民:如何把握选必修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基本线索——以选必修3为例

来源:历史学系发布时间:2022-03-04浏览次数:474

228日上午,本学期历史学系第一场诚之课堂专家讲座,在一教115教室正式开讲。我系余伟民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主题讲座《如何把握选必修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基本线索——以选必修3为例》。

余老师从选必修教材与历史纲要的关系讲起。余老师提醒道,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五本历史教材,会发现《纲要》与选必修教材之间存在知识点的联系与重合,它们有着相同的宏观历史背景与不同的历史叙事视角。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选必修教材和历史纲要之间的关系呢?

余老师提出了三条原则。首先是贯通。在备课的时候要将五本教材作为一个整体,整体把握全套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标的意图。其次是整合。把五本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按照年级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教学课件,避免简单重复。第三,需要拓展。在贯通和整合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实现选必修教材的知识拓展功能。《中外历史纲要》旨在通史线索的教学,提供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点,选必修教材从政治史、经济和社会史、文化史的领域,给学生补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所必要的新知识点,以提升历史思维的层次,扩展历史视野。


  


接下来,余老师以选必修3教材为例,分别讲述了教材的逻辑结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选必修3教材在内容上由三个板块构成,余老师将其归纳为两大主题,即“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史传承”(第一和第六单元) 和“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途径、方式及其历史变迁”(第二至五单元)。这两个主题,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两条基本线索。


  


在第一主题下,余老师概括了以下基本观点:世界文化多元传统的源头在区域文化形成的早期,即人类文明的奠基时期;区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除了本土文化的传承,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文明阶段的文化多样性和文明较高发展阶段的文化多样性是有区别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观察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趋势;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余老师指出,各个区域文化在各自的历史环境中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形成不同的发展高度,因此在介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应该运用比较的观点或视角。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不等于否定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历史阶段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差异。他提醒大家,在考察文化多样性时必须依据时间维度,将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的多样性区分开来,将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同“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联系起来。

在第二主题下,余老师概括了以下观点:一,人口迁徙、商路贸易和战争是三种基本的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由于三种方式的性质和功能差异,它们对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二,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内容和表现形式,因此要从历史变迁的视角加以考察和把握。

在此,余老师从历史的纵向维度出发、以人口迁徙为例进行了重点讲解。在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接触和交融推动了早期区域文化的形成。在三次大迁徙浪潮中,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每一次冲击,都影响着区域文化的中心转移和区域文化的重新整合。到了近代,欧洲殖民者的扩张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导致亚非拉地区区域文化的重构。殖民主义带来的人口迁徙影响了两种类型的文化重构——一种是在美洲、大洋洲,表现为族群替代的过程,形成了新的族群及新的区域文化;另一种则在亚非地区,因为殖民统治而带来了传统社会的结构变革和文化转型。现代人口迁徙则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和战争难民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移民社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问题。

在讲座最后,余老师还就如何理解“文化认同”、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作用”等教学难点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建议大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寻求理论思考的线索。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都意犹未尽。余伟民老师在讲座中再三强调要整体贯通地把握历史,注意历史的动态变迁过程,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讲座有助于同学们对于历史认识和历史教育的深入思考。作为教材的编者,余老师也给未来的教师提供了如何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指导性建议。

供稿: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