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学系

讲座回顾 | 韩东育:关于“学术戍边”与“学术岛链”的思考

来源:历史学系发布时间:2021-10-21浏览次数:662

20211018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东育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发表了题为《关于“学术戍边”与“学术岛链”的思考》的演讲。此次演讲为华东师范大学校庆卓越学术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由历史学系梁志教授主持,历史学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韩教授倡导用学理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边疆问题。为此,他归纳并提出了“学术戍边”与“学术岛链”这两个概念,呼吁学术上的转型和应对。

韩教授根据调研结果指出,中国处于边疆地区的大专院校的相关研究和学术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区域国别史和国际关系史的特色,主要从事相邻国家的研究。他指出,学术戍边是指从事国家边疆、周边邻国和区域关系的研究人员及相关工作者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区域安全而自觉承载的学术责任和职能担当。韩教授还辨析了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两个概念。国际主义是国家间为了共同利益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的跨境指导原则,但如奥威尔、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研究都体现了这二者之间的悖论,而霍布斯鲍姆认为民族主义发生早于民族本身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因为世居祖地和父母之邦的天然情感很重要。韩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华自身的一些传统,如上古传统(以春秋战国的国际公法、东周时期的子贡为例)、中世传统(如朱熹的天人宇宙论图示、“华夷秩序”)、近代传统(以龚自珍、黄遵宪等学者为例)。他尤其提到了宋教仁的学术救国,借助《间岛问题》一书从日本的野心中挽救了东北领土,利用国际法阐释领土问题,使中方在领土谈判中得以不败。韩教授指出,用学理和法理去面对国际事务,体现了学术戍边的重要性,即用讲道理的方式研究和论证边疆土地的合法性。中国自古形成“一”的观念,国家疆域上的大一统早已凝结为不须讨论的哲学,亦有决不允许任何分裂的国家意志。

 


接下来,韩教授又提出了“学术岛链”的概念。这一概念原指东西方之间的地政隔离墙和价值隔离墙,这里转而被用于指称学术第一岛链,即面对学术困境,对外交流固然需要穿越地理和军事意义上的第一岛链,但更需要突破学术第一岛链,主要是日本学界的围追堵截:首先,日本用被害置换加害,以定量否决定性。其次,以反问方式给中国学界造成逻辑性失语,如沟口雄三之问,竹内好之问,质疑了中方30万人被害的数据依据。在韩教授看来,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一方面应当进行学术反省,即认识到定量证据的缺乏和对方诡辩逻辑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多方文书和不同证据的搜集。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日本侵华属于“国家罪恶”,其战后七十年没有完成历史观、战争观、价值观的转变,只认事实而不认道义,用道义控诉取代不了事实陈述,反倒增强其“抗药性”。因此,中国学界若想突破日本在战争记录上的对华优势和证据封堵,就应大量占有和抢救纸质资料和口述追忆,打破西方在研究资料上对日本的迷信。

 


为了破除“学术岛链”,韩教授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用事实澄清。如张宪文、苏智良等学者的资料整理工作非常重要。其次,逻辑的问题用逻辑来回应。日本拿“近代”遮掩“暴力”,用“强势”践踏“公理”,中方应认真研究国际法,予以回应。道义的问题亟待与公理相结合。为此,中国学者应当不仅收藏对自己有利的资料,还要搜集、了解并研究其他各方的资料,做到在资料搜集上穷尽一切,占据资料上的制高点。

 


最后,韩教授总结道,“学术戍边”是对内捍卫主权,“学术岛链”是对外破除障壁。中国边疆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取决于历史法理地位是否稳固;中国的正当性诉求能否为世界所接受,关键在于能否打破日本学界对中国话语的封堵。中国学术的内外挺立,对国家安全和稳健步入世界核心舞台意义很重大。

讲座之后,一些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回应和热烈的讨论。最后,梁志老师从地区国别史研究和边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层面对讲座内容予以了总结,鼓励在场的研究生沉下心来,针对相关问题细心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