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应邀做客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世界史论坛——非洲史前沿讲座第四讲,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溯源与未来趋向——兼谈中国非洲研究如何扬长补短创新发展”的精彩讲座。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0多位师生现场聆听。此次讲座由我校世界历史研究院执行院长、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刘教授首先对作为人类认识工具的“学科”及其历史变化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认为,学科的划分、边界和效用不是绝对的、固化的,而应该是动态的、相对的,并应根据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进展而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区域国别研究以地域为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特质,因此,其成长也需走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螺旋式上升道路。
接下来,刘教授结合中国对非洲国别研究的现状,回顾了中国深厚的区域国别研究学术传统和实践积累。他认为,中华传统学术与思想,强调学问之道,贵在一个“通”字,重视对社会事务做分门别类的领域划分、重视对人类事象与国家治理时空关系的综合把握,重视人类文化在地域与时空方面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综合考察。《诗经》、《汉书·地理志》等一脉相承的作品促成中国古代史上“疆域地理学”的形成便是很好的例子。刘教授指出,中国历史上一直高度重视特定时空环境下各地区的不同状态特征,并与自身丰富深厚的国际关系观念和思维传统相结合,形成了“文明发展的时空意识”。就治学传统而言,中国传统的区域研究主张因地制宜、穷变通久,体现出一种“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统筹考虑的思维模式。
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刘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学术“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今日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发展创新的历史基础和精神源泉。刘教授提出,长远来看,我国区域国别研究获得创新发展的要务是将“领域学”与“区域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支撑,并综合与贯通,这有可能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刘教授特别提到,非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需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对其各区域国别进行研究,形成“地域学”与“领域学”互补的结构。
区域国别研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点,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非洲研究而言,刘教授认为,一是缺乏系统性、长期性、专业化的基础研究支撑;二是缺乏机制化、机构化、实体化的专门科研机构;三是缺乏专业化的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四是缺乏专业性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建设与持续支撑;五是缺乏畅通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与交流管道;六是缺乏政、企、社、学、商各方之间的整体协同与统筹安排。结合这些问题,刘教授介绍了他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近年来在研究教学、课程建设、平台搭建、学科团队培养、对外交流和推动政企学研协同联动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刘教授指出,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处在深度调整中的当下,区域国别研究无疑被赋予了日益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而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把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建设起来。刘教授就加深学科理论内涵、提升战略地位、争取政策支持、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吸引复合型人才投身非洲研究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希望能有更多的“后浪”参与进来,为中国的非洲史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添砖加瓦。
最后的互动环节气氛活跃。在场观众就讲座内容和当下中非关系热点问题与刘教授进行了互动,刘教授随后一一作出了解答。本次讲座专家从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大视野出发,透视了国内学界对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就如何深化非洲史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非战略需要,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