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学系

知名学者学术讲座|王俊:空间现象学及其效应

来源:哲学系发布时间:2021-06-15浏览次数:686


 611日,由华东师范哲学系主办的70周年校庆· 2021年名家讲坛暨第31场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于人文楼2102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王俊教授作了题为“空间现象学及其效应”的主题报告。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主持。

首先,王俊教授认为现象学的空间思维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元的认识论模式而转向与主体和身体紧紧铆合在一起的意义空间、情感空间、差异化空间和发生性空间,成为多元差异的现代生存经验的隐喻,由此空间成为介乎客观和主观之间的赋予意义的隐秘力量。一切空间事物和生存经验都在空间中展开,也被特定空间所形塑。现象学视野下的空间理解有如下几个不同的描述维度:第一是将空间与身体经验联系在一起,“还空间于身体”;第二是把空间视为现象学构建的一个结构要素,意义发生的来源之一;第三,将存在者的空间 “处身性”(Befindlichkeit)以及由此而来的世界属性视为存在的本质属性或基调;第四,特定的空间总是在一个交互主体性的或共在的结构中被构建。这些不同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诠释,构成了现象学空间阐释的基本路径。

其次,王教授揭示了现象学的空间经验对当代哲学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在哲学上,王教授讲到齐美尔的由消除距离与保持距离构成的空间距离的辩证法,安德尔斯的空间作为一种起分离隔绝作用的整体原则;在政治上,王教授讲到阿伦特所说的现代政治的病症在于公共空间的闭合,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批判理论;在艺术上,王教授谈到毕加索、盖伦、Rohmer、库里肖夫等人对艺术的空间实践的理解。

再次,王俊教授从现象学的空间理解出发,阐述这种经验对于哲学史书写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重绘世界哲学地图。王教授认为传统意义上整个哲学史实际上就是基于欧美这一特定空间的地方秩序,构建出仿佛具有普遍性、永恒性的纵向展开的线性时间。他们运用特定的方法、问题视角和统一的编年顺序,把人类观念和精神的演进描述为一种统一的哲学史叙事。这种统一形式的哲学史书写,未能关注空间的差异性。当我们以更为宽广的空间视角出发,可以看到18世纪以来欧洲的“哲学史”方法并不是唯一可能,其背后隐含的是,哲学本身的丰富可能性。观念或哲学与其所置身的空间构成一个动态的发生过程,或者一个本有事件(Ereignis)。而空间的多元性也指明了观念的多元性。在这里,对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的认可是我们哲学史书写的边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史就应当是一幅全景式的世界哲学地图。这样一种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及哲学图景,必须找到一条在相互交流、相互批评和启发中澄清问题的道路,在普遍交往中达到统一。就此而言,空间现象学蕴含了一种非中心化的、交互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拓展到文化领域,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框架。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哲学地图应当在现象学的空间视野下,描述多元哲学普遍交流的多极化框架。今天的世界哲学地图应当是多元的思想空间的完整呈现,不是西方中心,也不是东方中心,而是在东西方之外包含了非洲、拉美、中亚、南亚等所有人类文明和思想的传统。这一要求反过来决定了我们今天对于自身的理解。

最后,王教授对上述的思考作了总结:现象学的空间视野致力于消解科学模式下统一的客观空间,通过具身经验的介入将空间描述为发生性的过程,意义构建的来源,而空间事物的处身性成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这种构建中的空间是以交互主体性或共在的方式被展开的。空间现象学的视角为作为技术批判的空间辩证法、空间之政治意义的解读、当代艺术的空间实践、以及在跨文化视野下重绘世界哲学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

讲座结束后,哲学系的刘梁剑老师、徐竹老师、卢盈华老师、惠春寿老师、相凤老师、英语系的张牧人老师和同济大学的李春敏老师等,以及在场的同学们就现象学中的空间问题以及由此阐发的跨文化问题同王俊教授进行了富有生发性的对话。

摄影:相凤

撰稿:蒋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