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那么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帮助哲学系学子开拓学术视野,2020年11月18日下午,哲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现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罗祖德教授在第一教学楼218教室作了题为“走出书斋,勇于创新,在社会实践中做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武娟老师主持,哲学系各专业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追忆吾师:陈吉余院士如何做研究
讲座伊始,罗祖德教授首先追忆了他的导师陈吉余教授在20世纪中国海洋发展中所做的贡献。罗教授指出:“20世纪是世界进入海洋经济的时代。而海岸带在临海经济中更是近海楼台先得月,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因此要重视海岸带研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此背景下,罗教授向同学们讲述了陈吉余教授的几个突出的研究成果,并向同学们强调,科学研究和哲学思维是密切联系的。当长江入海口的拦门沙区段滩顶水深仅为7米,严重阻碍了长江黄金水道效益的发挥和长三角的发展时,陈吉余教授从“牵牛要抓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 ”哲学思维出发,抓住治沙这个关键点,通过“束水攻沙”,最终成功地将航道从7米加深到了12.5米,从而打通了长江通海的航道;当面对国家的需要,在以潮高、浪大、流急闻名的杭州湾建港时,陈教授抓住“在不利的整体中寻找有利的局部”这一关键,经过多次测量,在陈山附近找到了一个潮流相对薄弱、流速和地形变化比较稳定,可资建港的小海湾,从而解决了石油向厂区的运输问题;当面对人们认为滩涂不适宜建设机场,而将浦东国际机场定址在耕地时,陈教授却认为“上海的东边有大面积的滩涂可供开发利用,可我们为何偏要占用寸土寸金的熟地呢?”,通过提出各项论证及解决方案,将机场场址由此向东平移700米,从而减少征用农田约7488亩,这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可贵的耕地,更是为国家节省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罗祖德教授通过对导师学术生涯的回顾,指出陈教授正是从国家、社会大局出发,想社会需要之所想,急国家需要之所急,寻觅研究课题;从边际效应出发,巧用学科交叉的手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自己:我是如何做研究的
接着,罗祖德教授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既向同学们科普了一些地理知识,又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选题、如何做研究的。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江浙沪两省一市各行政区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地域封锁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上海的经济发展严重受阻的情况,罗教授认为“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的灵气跟大海的胸怀共同的产物”,我们要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区位特点,与邻居浙江省、江苏省协同发展,将“以邻为壑”变为同“洲”共济,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概念,从此“长三角”进入人们的视野。
当面对我国灾难频频,危害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罗祖德教授便将自己的研究重心转向了灾害学。罗教授在当时极度缺乏重视的灾害学研究中提出“防灾重于救灾”、“防灾的重点,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城市”、“不可忽视次生灾害,要及时切断灾害链”“要辩证看灾害”等防灾减灾理论,特别强调大灾之后必有大识,大灾之后必有大建。罗教授通过历史上许多的灾难向大家指出,灾害,实际就是危和机组成的,只要正确应对了危,机就必然到来,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应对灾害。正如恩格斯在1893年给俄国友人的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罗教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为我国的灾害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工作。
当面对上世纪80年代民工潮带来的各种问题时,罗祖德教授1994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是是非非民工潮》文章,提出要正确认识、对待民工潮。罗教授用丰富的例子向大家指出,要从两方面正确认识流动人口,流民群体一方面是一支富有创造力的有生力量,但流民也是一群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群体,因此我们应有辩证的认识。由此罗教授提出了要筹建上海流动人口管理、研究中心、办民工学挍,把农民工管起来,用起来,培训成需要的人。
寄语青年:给哲学系学生的建议
最后,罗祖德教授总结了自己的研究生涯,提出了几点建议。罗教授指出,陈吉余教授和自己正是“走出书斋,因社会之需,国家之急,在社会寻找研究课题”,才能够真正做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研究成果,并特别强调恩格斯的话:“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罗教授鼓励学生们不仅要重视理论研究,也要注意加强实践,走出书斋,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建议学生们多向社会学习、向自己的服务对象学习,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在研究课题中要开拓思路,学点科学知识是必须的,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重视学科交叉,要善于在交叉学科中创新,用学科交叉的办法研究问题。
罗祖德教授立足社会现实、丰富有趣的学术生涯深深地触动了在场的同学们。罗教授的一生都在践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循着国家发展的轨迹和需要,从繁华的长江三角洲到急需发展的老少边穷地区,从国家战略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他用奔波的身影和超前的理念担负起学者对党和人民的责任,践行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的誓词,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把家国情怀刻在了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
文/郭冰洁
图/魏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