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下午3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20年第二场新知引读活动在涵芬楼一楼大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哲学系王寅丽副教授以“阿伦特与女性主义”为题对阿伦特《人的境况》一书进行导读,哲学系、大夏书院的同学们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本次导读活动中,王寅丽老师主要围绕着阿伦特的生平著作、对《人的境况》解读的三个层次、具体的分章导读以及阿伦特与女性主义三个部分进行了介绍。
王寅丽老师首先谈到,《人的境况》这样一本著作从在它问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引起重视,但它绝不仅仅是一本火热在它那个时代的著作——事实上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是一本“应时”之作,因为它始终回应着当代政治的问题。随后,王老师介绍了阿伦特的生平和著作,她在德国求学期间跟随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学习,发表博士论文《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中译本为《爱与圣奥古斯丁》),其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当时存在主义者们对奥古斯丁的存在主义式解读。1933年阿伦特流亡法国,直到1941年才移居美国,在美国她写下了著名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不同于当时以“暴政”形容纳粹的做法,她从极权主义角度对纳粹统治进行解读,并试图在西方历史中找寻其文化根源。这本书为她赢得了学术界的声誉,但她反对人们称她为“卓越女性”,因为那让她想到了德国魏玛时期所谓“特殊的犹太人”的称呼。1961年她参与艾希曼审判的报道,令她再次成为了争议的焦点。纵观50年代至70年代阿伦特的思想变化,王老师认为,她一直敢于思考,不随从大流,视思考为自我的另一重生命。
接着,王寅丽老师从整体上提出了解读《人的境况》一书的三个层次:第一,它唤起古希腊政治城邦的原型,由此带来了亚里士多德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第二,在“人之为人”的条件下对“政治”进行了现象学分析,由此建立了一种政治现象学,可以被视作对海德格尔现象学对政治世界漠不关心的“补救”;第三,从当前“人之境况”的政治意涵上,展开了一种现代性的批判。王老师总结道:对于阿伦特,不应当把她的思想仅仅看作是一个怀古的沉思,相反她始终着眼于对现代的思考。她认为,阿伦特从人的复多性和出生性出发指出“政治”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活动,是人的所有活动中,最具有现象性的一种;同时,阿伦特借助古希腊的“城邦-家庭”界分,做出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公共领域是一个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言说和行动开启的空间,公共性在于对“言说和行动的共享”。
最后,王寅丽老师谈到了阿伦特与女性主义的关系。阿伦特的女性主义观点遭到了女性主义的批评,认为她的观点是性别中立的,她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生硬分割,欠缺整体关怀,更以她隐然接受了公私领域的性别划分,贬低妇女劳动和传统的家庭生活为由,批评她是个反女权主义者。但第三代女性主义者却通过对阿伦特进行女性主义解读,使得女性问题“去私人化”和“公共化”。
讲座结束后,王寅丽老师与同学们就“私人的何以是政治的”、“为何在阿伦特那里,性别不平等是社会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图文/蔡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