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下午,同济大学哲学系李菁副教授做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青年学术沙龙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校庆报告,带来了题为《论Being汉译两派之共同预设》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哲学系陈赟教授主持,徐竹副教授评议。李菁在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曾担任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现在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Philosophia、《哲学研究》等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著作有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研究丛书”出版的《在-是——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主要领域包括:形而上学、现象学、分析哲学、德国唯心论、比较哲学、汉语哲学、未来哲学、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等。
Being的翻译问题是汉语学界西方哲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话题,李菁老师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争论划为“存在(有)”派与“是”派,即存在用法和系词用法之间的争论,并最终指出,系词用法和存在用法不但非截然二分,而且在根底处纠结一体,所有系词包括现代汉语里的系词“是”本就无可争议地内含存在义。首先,李菁老师以孙周兴教授的《存在与超越:西方哲学汉译的困境及其语言哲学意蕴》和王路教授的《西方哲学汉译的困惑与超越——回应孙周兴教授的批评》为中心,指出两派都承认:1)名词Being源于动词to be,要理解Being必须回返to be;2)to be主要具备两种不同的、甚至互不相干的用法即系词用法(如“S is P”)和非系词的存在用法。但是,李菁老师认为第2条预设是有问题的,并不认可Being的非系词的存在用法更为本源,。接来下,李菁老师通过对卡恩(Kahn, C,H.)《动词“To Be”与Being概念研究之回顾》一文的分析指出:“S is P”里的is不仅普遍自嵌存在义——“‘PS(事物)’存在”,而且还自嵌断真义—— “‘SP(事态)’是真的”,作为系词的to be的确同时发挥着存在的作用和断真的作用,所有系词都同时必然内含存在义和断真义。而这一点,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已经提及了:“是者之存在(existentia)和本质(essentia)可以同时被意指”。然后,针对现代汉语中“在”与“是”的翻译问题,李菁老师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翻译为例指出,在很多情况下,Sein(Being)只能翻译成现代汉语里的系词“是”,而这正是海德格尔试图指出的“存在/是”之领会——系词“是”就是地地道道的“超越”,系词“是”里本就内嵌着“实存-超越”之路。于是,任何系词都自嵌存在义,任何系词用法同时都是存在用法,存在用法并不比系辞用法更为本源。因而,现代汉语里的系词“是”自带存在义,因此根本无需担忧以“是”翻译名词Being会丢失动词Being里的存在义。
在接下来的评议和交流环节中,徐竹老师、陈赟老师和在场的同学就迈农主义、卡恩的理论、中西语言差异和哲学思维、现代汉语哲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摄影/文字 段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