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周二)下午3:00,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青年学术沙龙如期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沙龙暨冯契学术陈列室举行。此次沙龙的报告人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王球副教授,主持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徐竹副教授。出席此次报告的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陈勇副教授、武云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葛四友教授、颜青山教授、王韬洋副教授、郁锋副教授,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惠春寿研究员,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
此次沙龙的主题是“隐念(alief)理论的隐痛”。报告人王球老师全面梳理了Tamar Gendler隐念理论的4个主张,介绍了该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在评估隐念理论面临的批评与回应后,王老师指出该理论存在难以修复的困难,因此提出以现象意向性理论替代它。
王老师首先通过几个日常案例表明人们常常做出与当下信念不一致的行为。为了合理解释这些现象,他引出了Tamar Gendler的隐念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念是由表征、情感和行为内容所构成的心理状态,它与信念和欲望享有同等的本体论地位。隐念和信念都会激活行为倾向,当二者相反时,行为主体受到“不合规范的隐念”的支配;当二者一致时,行为主体也会受“符合规范的隐念”的支配。隐念的这些特征使得它可以在实践中帮助我们以恰当的态度直面死亡,对“安慰剂效应”提供解释,并在强决定论的背景下“拥抱自由”。
紧接着,王老师介绍了对隐念理论的三种批评:1.隐念不是基本心理状态而是基本心理状态的组合。2.隐念的表征内容不明晰。3.通过补充信念可以解释行为,而不必引入隐念概念。Gendler通过指出隐念的不可拆分性及其表征内容是浅加工的回应了前两个批评,为回应第三个批评,王老师认为Gendler为信念设置了更高的理性能动性门槛。
至此,隐念理论还留下了两个问题:1.隐念的内容是怎样经由浅加工而享有独立心理学范畴地位的?2.与隐念理论配套的信念理论应该是什么样的?王老师尝试修补这遗留两个问题,并提出了产生隐念的一个必要非充分的条件:认知者必须亲历(或通过回忆唤醒)一个相关的感知经验,或者与该经验类似的经验类型,在认知者的种系进化或个体发育的因果历史中是可溯的。在分析完可能的批评与回应之后,王老师指出隐念理论可能与Gendler所持的自然主义立场相斥,第二个遗留问题修补失败。最后,王老师提出我们可以用一种特殊版本(Moderate and Grounding View)的现象意向性理论取代隐念理论。
在王老师报告结束后,陈勇老师评论指出:1.隐念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2.用现象意向理论替换隐念理论后,意向状态是显性而非隐性的。郁锋老师评论指出隐念理论试图通过隐念概念开发一个新的领域,它与意向性理论面临的问题不同,因而不接受对它的替换。徐竹老师、颜青山老师、葛四友老师等也参与了相关问题讨论,参与此次讲座的同学受益良多。
图文:邱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