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下午三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张双利教授于人文沙龙就“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必然性”为题,主讲华东师范大学哲学阅读季之爱智者系列讲座2018年第七期。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陈立新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师生包括哲学系潘德荣教授、孙亮教授、朱晶副教授、陆凯华助理教授,以及来自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本硕博同学。
讲座伊始,张双利教授指出,在当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论断何以与中国现实较难直接对接,该问题在根本上缘于我们对马克思所阐说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的偏差。何以拨云见日,张双利教授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以“一个出发点”、“两重批判”以及“一种历史条件”展开“历史必然性”的探析。
关于“一个出发点”,张双利教授指出,传统的关于“历史必然性”的理解一般归结为“一横一纵”与“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的基本公式。然而机械的理解却于现实进程中丧失了时代阐释力,其缘由在于我们未能从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以及马克思对他们进行的超越与扬弃中把握“历史变迁”中的“必然性”。历史的变迁绝非仅是观念的变迁,其无法以纯粹概念的推演而把捉,还需要就劳动分工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进行分析,最终明晰前人思想的局限性从而将历史观的出发点规定为“人与人的物质联系”。
其次,关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两重批判”,张双利教授回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其一,关于资本主义的原则性矛盾的批判,我们必须立足于对历史唯心主义批判,揭示出内在于私有财产制度的自我否定的逻辑——私有财产制度声称以自由的原则为依据,但却导致人对人的剥削与奴役;其二,阐说资本主义理性形式与非理性内容的冲突。具体而言,以私有财产与合理化为原则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不仅必然导致极度的贫富对立,更导致了谋生劳动意义上的人的“商品化”,导向了资本对劳动的统治。而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经济理性的“抽象统治”被“坐实”为以普遍性为面目的现代国家及其法律之中,其不仅重新为宣称自由与平等的市民社会带来了新的权力关系,而且还反向规定着家庭等行动领域。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经济理性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安排一方面致使了生产力高速积累,另一方面生产力所积累的社会财富却在社会中无处安放,这势必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而在危机中,市民社会内部的一部分成员必然被甩出原有的生产与社会体系,成为市民社无以容纳的非理性的要素,资产阶级社会所践行的理性主义原则至此走向非理性的反面。
最后,张双利教授强调,资本主义消亡的“历史条件”正是,原在体系之中的工人阶级被甩出体系之外。与传统的理解相反,资本主义并不会自觉地转向下一个社会形态,换言之,无产阶级革命是“非有机的”,它首先起源于相对独立的思想领域,但要使得革命“落地”,则必须让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进而生成“物质力量”对阶级革命的“自觉介入”。此外,政治革命应该发生于矛盾最为激烈的落后国家,而非流俗理解的于发达国家之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绝非“知性的规律性”的把握,而应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自觉展开的可能性的考察。
在主题报告之后,陈立新教授做了精彩点评,潘德荣教授就“历史”、“必然性”等概念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诠释学方法对历史社会领域研究的意义。在座师生围绕当代现实问题与对马恩文本理解问题与张双利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张吴奇、袁传志、徐二林,图/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