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14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举办了“马克思与当代社会政治理论”青年学者工作坊,于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次工作坊。会议围绕黑格尔法哲学、历史主义、黑格尔式的规范性哲学与阿尔都塞的激进哲学之间的纷争以及马克思的政治理论等主题展开了富有成果的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陆凯华老师主持开幕式。首场会议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祁涛老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春明老师、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齐老师、陆凯华老师和上海社科院哲学所闫婧老师分别发言,陆凯华老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娅老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黄璐老师和南京大学中文系王曦老师分别担任点评。
王春明老师的报告题为“阿尔都塞双重意识形态界说中的‘斯宾诺莎迂回’及其理性主义内核”。他认为,自其发端伊始,阿尔都塞的双重意识形态界说就包含着对于斯宾诺莎主义、尤其是对于斯宾诺莎之知识类型学说的解读与调用。通过构造“意识形态”与“第一类知识”在概念上的等同,阿尔都塞一方面带着走出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意图,将科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确立为在其看来已由斯宾诺莎建立在第二类知识和第一类知识之间的绝对“断裂”,另一方面则以提出第一类知识实质上并非知识、而是被想象性体验到的主体性世界为铺垫,表示作为主体化及世界化机制,意识形态之存在乃是一种“永恒”的社会性存在。经此迂回,阿尔都塞最终以极为应和斯宾诺莎式理性主义的方式宣称,马克思主义科学作为科学虽然与意识形态本性迥异,但归根结底,其现实任务乃是回到意识形态世界之中,激发能够构造斗争主体的“科学意识形态”。种种迹象表明,阿尔都塞自称的“斯宾诺莎主义”绝不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理论回溯之产物,而是使得通常被定性为结构主义的阿尔都塞式马克思主义得以构成、得以建立的理论根基。由陆凯华老师担任报告点评人。
李齐老师的报告题为“人民主体性与共享发展新理念诠释”。他指出,共享发展是习近平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更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以人民主体性来贯彻共享发展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揭示共享发展实践目标的价值内涵,这是当前中国致力于开拓的崭新道路。在资本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深刻认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克服共享发展的阻碍,释放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共享真正落实,最终使共享发展成为现实,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随后,张娅老师对报告做出点评。
陆凯华老师以“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为题做了发言。他指出,学界多将“历史主义”视作解释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维度的概念工具或理论方法,究其原因,多是受到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即是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这一判定的影响。但要阐明历史唯物主义何以是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必须回应(广义的)历史主义特有的“非同一性”悖论。大体来说,历史主义的“非同一性”悖论是由其相对主义立场所致,这在理论上导致了“绝对历史主义”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必将遭遇“理论完备性”与“理论自反性”两大难题。解决难题的关键,在于从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的“结构与历史之争”中综合出一种新的思路。可以看到,借助“结构”一派的理论贡献,A.施密特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其理论框架采取的“共时性”的重构,回应了“理论完备性问题”的挑战;与之相对,借助“历史”一派的思想资源,齐泽克通过论说革命理论的“社会介入性”与“自我指涉性”,阐明了“历史相对主义”应被理解为支撑理论给出“真理”的条件,而非“将一切真理相对化”的狭隘立场,跳出了“理论自反性”所导向的逻辑悖论。A.施密特与齐泽克分别从两种对立的思想路径中汲取资源,而二者的理论综合补充了葛兰西开出的绝对历史主义道路,这不仅拓展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理论,更突破了“历史与结构之争”,为两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合流提供了契机。黄璐老师对报告进行点评。
闫婧老师的发言题为“全球化与国家空间的生产”。她论述了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框架下对人类社会内部为“全球化和本土化”分裂的社会状况的描述,并指出社会关系和权力围绕着网络而建构,但其对于国家在网络社会中的地位的把握模糊不清,导致了网络社会内部的悖论。原因在于,其对于国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从列斐伏尔对国家的理解看,现代国家以抽象权力为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民族国家的世界化就表现为国家空间从本土到区域、国家再到全球范围的抽象化的空间的生产,因而,全球化本身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式微,而是国家空间不断生产的过程。国家空间具有领土的意义,国家的世界化是领土的生产,以及以之为基地的资本主义历史地理系统形成的过程。也只有在全球化之国家角色和领土的生产的意义上,网络社会内在悖论才得以消除。王曦老师对发言做了点评。
第二场会议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得闫婧老师主持。祁涛老师、王曦老师、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淑娟老师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米兰博士分别做报告,王淑娟老师、王春明老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肖鹏老师和祁涛老师先后做出点评。
祁涛老师做了题为“《雾月十八日》中国家问题的三个方面”的发言。他认为,《雾月十八日》的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国家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马克思并不是直接叙述现代国家的性质与特征,而是分别从行政权、国家机器与议会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国家的复杂性质。行政权与中央集权制之间的紧密关系,使之成为法国政治权力争夺的核心。国家机器集中了不同的国家权力,直接控制着社会权力的发展。议会制度反映了阶级之间在议会代表制中的断裂,进一步证明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分离关系。报告由王淑娟老师做点评。
王曦老师的报告题为“年代错位:从阿尔都塞到朗西埃的反历史主义路径”。她向大家陈述了“年代错位”这一古老术语在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学者那里被赋予了全新的理论内涵。它不再是指文本内消极的时代错误,而是对于多重时间性叙事的自觉构建。论文首先围绕近年来朗西埃对他发表于1996年的文章《年代错位的概念与历史学家的真理》的辩护与再讨论展开,朗西埃指出“科学性”的历史叙事本身是一种诗学虚构,它以特殊的诗学程序排除了年代错位在历史叙事中的地位;依托年代错位的诗学程序的摹仿和虚构,叙事所处的特定年代在真实社会历史本体中的断裂、矛盾与冲突,能够被如实地保存下来。论文将阐明:朗西埃这一反历史主义路径,不仅回应了他表面上的理论对手——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开创者之一吕西安•费弗尔,其潜藏的理路或其更为直接的理论来源,是朗西埃所“背叛”的老师阿尔都塞,至少在“反历史主义”的问题上,朗西埃没有切断同旧日导师的思想联系。王春明老师对此报告做出点评。
王淑娟老师基于《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做了“观念法学与历史法学之争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的发言。历史与理性、理念世界与现存世界的张力是马克思始终关注和研究的主题之一。虽然在《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这一阶段,青年马克思总体上仍然处在黑格尔历史哲学和法哲学的影响之下,距离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通过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他已经开始深入到历史与理性之间的张力问题。该时期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实际上是站在黑格尔理性历史的立场上,对历史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哲学理念的批判;也是站在黑格尔法哲学和市民社会概念的立场上,对历史法学派在私法和市民关系问题上的实证观念的反思。但是,当时马克思尚且没有深入到黑格尔市民社会辩证法的内部,他也无法借助重构辩证法这个有机环节来形成自己独立的社会理念。肖鹏老师为发言做点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张米兰同学的报告为“论霍布斯从家庭的角度看国家的构成”。她认为,家庭与通过契约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张力,是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霍布斯通过同意-代表的理论,推翻了以代际为纽带的家庭关系。在自然状态中重建的家庭,与契约构成的人为国家在结构上是相同的。由祁涛老师对论文做点评。
第二天的工作坊进行了第三场会议和博士生专场会议。第三场会议由肖鹏老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寅老师、中山大学(珠海)哲学系卢毅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义文老师先后做报告,并由王春明老师、张寅老师和李齐老师先后点评。
张寅老师聚焦于政治纯净主义、政治理性主义、行动、时机和理想主义等问题,做了题为“理想主义鲜血浇灌的蔷薇——政治纯净主义的特性和局限”的报告。他指出,在20世纪以来的社会批判和反抗运动中,拒绝让政治服从经济等因素、捍卫政治的自主性的政治纯净主义是一种强烈的倾向。它从属于更加宽广的对政治理性主义的批判,为反抗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不容忽视的视角和经验,也让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某些思考。不过,政治纯净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着重要的距离。王春明老师对发言进行了点评。
卢毅老师的报告题为“性的压抑与生产——对福柯与精神分析之争的探究及一种尝试解决”。为了正视并回应福柯对于“压抑假说”的批判,报告首先回顾了精神分析发明“性欲”的历史语境,梳理了压抑假说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澄清了弗洛伊德与马尔库塞两人的压抑假说之间必须加以甄别的重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入福柯对于性欲的分析以及由此得出的对压抑假说的批判,并且对这一批判本身进行了辨析,指出了这一批判以及对这种批判的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找到精神分析与福柯各自关于性欲的理论之间潜在的理论对接点,最终揭示双方彼此调和甚至融通的可能。由张寅老师点评此报告。
孙义文老师的发言主题为“理解与实践:1949年前汉译《共产党宣言》诠释经验研究综述”。他讲述了1949年前汉译《宣言》诠释经验的研究,是从理解理论的角度分析和总结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历程和历史进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诠释经验。在国内外就《宣言》的思想、传播、译介的研究,以及文本理解对政治活动的影响,以及理解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的理解理论视角不仅仅能够在当下为更好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推动理解理论的中国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理论,解决理论困境;而且能够为在新时代为从经典文本理解到伟大的中国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由李齐老师做点评。
工作坊的最后是博士生专场,由陆凯华老师主持。复旦大学陈曲博士候选人、复旦大学蔡淞任博士候选人和华东师范大学汪兵博士候选人分别进行发言,并积极展开讨论。
陈曲同学的论文题为“晚期现代性中的生活政治”。她论述了在晚期现代性社会,解放政治话语遭受困境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对此,陈曲同学认为,吉登斯提出一种凸显权力能动性与生成性特征的“生活政治”。不同于解放政治对权力等级化的重视,生活政治围绕个体有关生活与行动方式的选择,从解放政治这一宏观政治转至微观生活。生活政治的实质乃是自我认同与社会结构的双向重塑,其中包含着有关道德与生存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后传统社会的普遍伦理”。依托于结构化理论,行动反思性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建构,既构成自我认同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社会结构进行功能性调节。生活政治理论,是吉登斯作为策略的第三条道路及其社会民主思想的生存论基础,但若将其视为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人类共享理论,则是可疑的。
蔡淞任同学的发言题为“不同时代的交叉: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的时间性概念的理解”。他指出,关于阿尔都塞的社会历史理论,国内学界早有立乎其大的讨论,其基本共识是:一方面,这种理论建立在强调共时性的结构主义方法论基础上,因而具有“非时间性”特征与反“历史主义”主张;另一方面,与之相应地,阿尔都塞将对于社会历史的时间性的讨论,扭转为对于共时性结构的讨论,以此否定黑格尔式的同质性整体和线性历史发展。在很多方面,这些观点正确提炼了阿尔都塞的学说。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它们过于强调共时结构分析,以至于在此路径之下,阿尔都塞理论的时间性概念无法被提升到讨论的中心。这里的时间性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阿尔都塞反复强调,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既非所谓历时性分析,也非所谓共时性分析。如果仅凭阿尔都塞开创了所谓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就先入为主地认定他的方法唯独倚重共时性,我们将会面临严重的理解困难。抛却这一成见,我们将重新发现阿尔都塞讨论社会历史所使用的独特概念:“不同时代的交叉”。
汪兵同学以《法哲学原理》为例,报告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辩证”。他指出,对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历来众说纷纭,而扣以“逻辑泛神论”,则基本是对以往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论解读的承袭,这实为一种误读。市民社会是黑格尔为解决家庭解体并实现向国家过渡的“中介”,意在为伦理理念由概念走向现实,并最终实现对市民社会问题的解决。市民社会以伦理精神为本质规定,但作为中间环节,它既包含作为精神载体的观念运动维度,也包含以劳动为代表的主体性活动等物质实践维度。换言之,它既有观念论的形式,也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包括自私自利和贫富差距在内的市民社会问题包含观念和物质两重层面,需要与此相应的理论对此做出回应,这正是黑格尔建构市民社会的用意所在。
会议的最后由《理论探讨》编辑部侯冬梅老师从编辑的角度谈谈对论文的评审,从写作细节之处为大家做了颇有启发的评点和提示。此次工作坊在青年学者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
(撰稿/摄影 金雯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