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上午,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做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冯契智慧讲坛,呈现了一场关于阳明心学及其深刻内涵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刘梁剑老师主持,到场聆听的有哲学系党委书记杨海燕老师、陈乔见老师及哲学系广大同学。
讲座一开始,董平教授就根据学术发展的脉络提出了三个关键性问题:宋代理学渊源及其生发的缘由是什么?王阳明在整个理学运动中代表什么,提出了何种观点,此种观点新在何处,有何意义?切入阳明思想最重要的话题是什么?针对这三个问题,董平教授展开了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阐释。
董平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没有断绝,但并不是没有经受过危机。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以它异域的文化特征,曾经与中国本土文化有过激烈的冲突。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隋唐时代佛教的特别发达,在当时的一些儒家知识分子,如韩愈看来,就是中国文化遭受了外来文化的挑战而遇到了重大危机。沿着这一理路,董平教授回溯了理学发生的过程,他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学的历史形态,其最终结果是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但其实质则是重建先秦儒学以解构佛教,从而化解中国文化存续的危机。
在阐释第二个问题之前,董平教授对朱子“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说法做了简要解释,并就陆象山“心即理”的观点与王阳明的异同做了简介,认为陆象山虽讲“心即理”,但缺乏一个完整的工夫论系统,王阳明则以“知行合一”为工夫论架构,能够使“心即理”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世界。
随后,董平教授着重对“知行合一”进行了阐释。他指出“知”的四个层面,即知觉、感知、知识和良知,而“行”也有内外之分。他就这四个层面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同时也架构出“感”这一关键概念,力图通过“感”的交往性来说明知与行的同一关系。董平教授还指出,尽管“知行合一”是到了王阳明才最终提出来的,但在孔孟儒学中,的确早就蕴含着统一知和行的显著倾向,有这方面的丰厚思想资源。但王阳明最终提出“知行合一”,则不仅有取于儒学资源,并且也吸取了佛教的内容。“知行合一”,实质是知行同一。当然,“知行合一”不只是一种理论建构,更是一种实践方式,要融贯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动之中。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才可修心致诚,实现生命境界的跨越。
由于时间的关系,董平教授虽然未对“致良知”说展开论述,但简要指出:在王阳明那里,“良知”即是本心,即是天命之性,其真实存在状态则是“中”。良知永远存在,是常觉常照的;良知总是能够自知的,它是通过自知来确保其存在的中正的;因此致良知的结果就是“物各付物”,还原事情的本来真实,这也即是最高善的实现。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正是因为有良知的存在,我们才会知善知恶,也才能够为善去恶,人应当按照良知的指引来行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讲座末尾,董平教授用心聆听并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格物、德性之间的关系及理气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耐心回答,尽显了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范。同学在讲座中对于“知行合一”乃至于阳明心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也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性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获益颇丰。
文|汪苈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