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学系

“逻辑哲学中的证成难题”工作坊在华东师大举行

来源:院系讲座荟萃发布时间:2017-11-24浏览次数:280

2017年11月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逻辑哲学中的证成难题”学术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的30余位学者参加。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冯棉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陈立新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

 

来自北京大学的陈波教授以“关于逻辑可修正性的四个‘悖论’”为题做了报告,重点围绕“卡茨的可修正悖论”、“可修正性和坏翻译的悖论”、“可修正性和意义变化的悖论”、“用逻辑修正逻辑的悖论”展开。他认为,对于蒯因的逻辑哲学来说,其中两个悖论是真实的,其他两个悖论则是表面的和虚假的,可以被解释掉。华东师范大学颜青山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余俊伟教授作了题为“从逻辑史的角度看逻辑与哲学”的报告。他认为三段论、一阶逻辑和现代模态逻辑的技术背后都有相应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前两种逻辑形态与各自的哲学是契合的,模态逻辑虽是一阶逻辑的扩张,但克里普克语义学突出了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地位,与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有根本分歧,与其逻辑技术有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冯棉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辽宁大学的刘靖贤副教授作了题为“事实与证据的高阶探究”的报告。他认为,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研究的两条平行路径,二者不可偏废;认知的证据概念并没有看起来的那样美好,形而上学的事实概念也没有看起来的那样糟糕。替换性论题应该被修改为替代性论题,即无论是形而上学还是认识论,直接的研究方式应该被替代为间接的研究方式。从直接到间接的转变表现为一种高阶探究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徐竹副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张留华副教授作了题为“一种基于皮尔士哲学的逻辑证成方案”的报告。他认为,面对Lewis Carroll的“推理悖论”、A. N. Prior的“tonk难题”以及Susan Haack的“演绎证成二难”,我们首先有必要区分开两种不同的证成“对象”,即,对于logica utens(逻辑本能/日常逻辑)的证成与对于logica docens(逻辑科学/学院逻辑)的证成。华东师范大学的郁锋博士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晋荣东教授作了题为“推类理论与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的证成”的报告。他首先简要评述几种理解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的主要进路及其问题;进而着重考察从主导推理类型的不同来证成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证成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最后通过对“三物”论说的重新诠释把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性归结为对推理之担保机制的独特理解。上海大学的戴益斌博士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湖南科技大学的颜中军副教授作了题为“‘演绎问题’何以可能?”的报告。他认为,基于受限认知主体的角度,演绎与归纳一样,都需要接受检验,有待证成,而无特别的认识论地位。但是二者面临的问题境遇与处理方式不同,不可简单类比。演绎的证成可分为两个层面: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复旦大学的陈伟副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四川大学的徐召清博士作了题为“归纳问题与归纳逻辑:从演绎的角度看归纳”的报告。他认为,从演绎的角度看归纳,归纳问题不是归纳逻辑本身的问题,而在于对归纳逻辑的期待出了问题。归纳和演绎不仅是两种推理类型,更是两种区分推理好坏的标准。通过与演绎推理的对比,可以获得归纳逻辑在形式、非单调性和保假性等方面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的贾国恒副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论。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主斌副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模态的可能世界解释”的报告。他认为,用可能世界的术语所重述的使真者必然主义实际上是将使真关系的必然性这种模态理解为一种从言模态。而哲学家们一致认为,使真关系是一种跨范畴关系,因此如果使真关系具有必然性,那么这种模态也只是一种从物模态。上海电机学院的张文琴博士对报告作了评论。

 

 

以上报告均围绕“逻辑哲学中的证成难题”这一主题展开,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所理解的证成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最后试图给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次工作坊上,话题讨论深入,场内气氛热烈,达到了思想碰撞、相互启发的目的。

 

 文|朱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