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纽约城市大学哲学系林安迪(Andrew Lambert)副教授来访我系,在闵行校区人文楼哲学系会议室做了题为“作为最高善的美:李泽厚的美学理论——乐感文化与个人幸福”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系刘梁剑副教授主持。
林安迪指出,他的研究旨趣在于探讨李泽厚的美学理论中可能与当代西方伦理学、美学交汇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把他对李泽厚的研究联合到当代西方的伦理学、美学研究中去,为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添砖加瓦,而这次报告所要探讨的核心概念就是李泽厚的“乐感文化”。
李泽厚认为,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此审美感基于上古的原始氏族社会和孔子的学说,他把以审美感为最高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称为 “乐感文化”。在李泽厚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审美代替了宗教,从而在“此岸的人际和感性世界”中实现人生的意义。林安迪分析道,所谓“此岸人际”指的是在儒家传统中,个人通过在人生中坚持践行伦常而获得幸福,在日常人际交流中产生和维持“乐”感;所谓“感性世界”是指审美感实际上是基于社会历史实践的,个人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修身实践中获得美感,从而获得以“乐”为特点的经验或感受。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谈到:“这样,有关存在的哲学最终便不在思辨,不在信仰,不在神宠,而就在这人类化了的具有历史积淀成果的流动着的情感本身。这种情感本身成了推动人际生成的本体力量。”在这里,感性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上本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基本的层面。
林安迪强调,礼是中国传统审美感的基本来源。他认为,礼仪对审美感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礼仪通过陶冶个体的心灵而缔造了稳定的社会;第二,礼仪本身是美的典范。孔子讲君子的修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因此,儒家所讲的修身正是也以审美感的培育为主的,而安迪认为,诗、礼、乐三者中,以礼最为核心。礼既通过社会规则引导和规范个人的行为,又通过六艺陶冶人的自然性情,培养人的技能,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接人待物的社会实践中来。
诗、礼、乐是君子修身成人的三个阶段,在这个修养过程中,个人不断地获得“乐”感,获得一种审美性的“幸福”(Flourishing)。林安迪解释道,这种“乐”不是食色感官之乐,而是通过教育和对礼的遵守所获得的乐感,更重要的是,这种“乐”还有其形而上的维度,即“诚”,孟子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但是,林安迪认为李泽厚只讲了个人在修身(self-cultivation)中实现自身价值、完成自我之“乐”,却没有对人际关系中的“乐”,或者说“乐”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而这正是儒家伦理实践和个人人格涵养的题中之义,也是礼的功能,因此,林安迪指出,乐感文化应当重视伦理之“乐”,并把实现“乐”作为一种伦理任务。
报告结束后,听讲的师生们踊跃提问,就乐感文化的问题同林安迪副教授进行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交流。
(撰稿人:万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