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学系

爱智者的本色——纪念冯契先生百年诞辰系列讲座(六): 何萍:“冯契与21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

来源:院系讲座荟萃发布时间:2015-10-08浏览次数:556

2015919日上午九点,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报告厅举办了“爱智者的本色——纪念冯契先生百年诞辰系列讲座”第六讲,由武汉大学哲学系何萍教授主讲:“冯契与21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讲座由哲学系主任郁振华教授主持。

在开场白中,何萍教授谈到她去年在美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宣读了关于冯契哲学思想的论文,会后美国学者向她约稿,进而谈到武汉大学哲学系与华东师大哲学系的渊源和情谊,并从自己对冯契的研究切入本次讲演的主题。

何萍教授认为冯契具有双重哲学身份,他同时是中国哲学史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贡献主要有二:一、他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贯通“知识”与“智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精神,突破了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二、他站在中国近代哲学的高度,以实践唯物主义改造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论和人格观,建构了中国哲学的新形态,预示着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何萍教授首先重新阐释了冯契著名的命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强调要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变革的背景下来理解这个命题。其次,她认为冯契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从“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来讨论实践,实践概念的最高问题是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实践具有认识论的和价值论的双重含义。何萍教授说,冯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重视性,忽视心,重视自觉,忽视自愿,自由精神无法体现。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重在展开对“心”的认识论研究,并从广义认识论的特征、认知和评价的统一,主体意识等角度论述了冯契对传统“心”的概念的改造。对“性”的价值论研究方面,何萍教授从天性与德性的辩证关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及其中国哲学史的根据等方面探讨了冯契对“性”的概念的改造。 

在结论部分,何萍教授从四个方面了冯契哲学的当代价值: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第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出发点;第三,文化哲学是价值哲学研究的背景;第四,冯契哲学提示了一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和哲学基础。

何萍教授激情饱满的讲座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何萍教授就传统文化的合法性、广义认识论和狭义认识论的划分等问题回应了听众的提问。最后系主任郁振华教授做了总结,认为何萍教授的讲座在其之前研究上又有深入,对我们深有启发。整个活动在掌声中结束。

 

                                                             (哲学系黄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