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播学院

课程预告 | 传播学院“抗疫传播理论指导课”四月上新

来源: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2-04-11浏览次数:5726

为贯彻落实切实统一思想意志,加强资源力量调集,形成全民抗疫强大正能量等精神,发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新形势下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的专业优势,深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和疫情防控网格化策略,传播学院教师团队现开设一系列抗疫传播理论指导课。


宅寝抗疫进行时

让我们在感受学术魅力

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

坚定抗疫信心、同心聚力

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讲座题目

交往与空间:在疫情、封控和隔离中重思人的交流

主讲人

卞冬磊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主讲人简介

卞冬磊,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报刊史、传播思想史、媒介理论,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晚清报刊阅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本。

讲座时间

4月12 830-93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675-495-050

讲座内容简介

讲座将从疫情封控中普遍的“足不出户”现象谈起,思考传播研究中向来被忽视的“交往与空间”问题。讲座将首先探讨传播研究中的实体空间转向,即物质性概念兴起后对传播/媒介/空间等概念的重新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而思考人与地方、人与城市等空间的关系,以及(实体)空间对人的交流/关系的影响。



讲座题目

社会深度耦合下的视听媒介发展与内容创作

主讲人

于飞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

主讲人简介

于飞,东方卫视黄金档新闻主播,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静安区政协委员,静安区青联常委,上海市十大青年志愿者,上海电视台名优新主持人,上海市2013-2015年十大微信公众号博主,上海电视台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杰出校外辅导员,多次获得上海市及全国表彰,为上海市教委录制了上海市教师媒介素养十讲课程,并为上海多家中小学学生,讲述媒体课程,深受师生们的喜爱。

讲座时间

4月1413:00-15: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945-2296-7048

讲座内容简介

1、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式,特别是社会层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变化。
2
、传媒在社会中作用和影响的变化。
3
、如何理解未来世界传媒业的可能的变化方向。
4
、个人横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创作的体会。



讲座题目

上海无畏:封锁、谣言、停刊和都市保卫战

主讲人

吴钧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副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吴钧,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研究员,从事新闻采访、纪录片制作、历史影像研究等工作三十年,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次,中国广电星光奖一等奖四次。

讲座时间

4月1513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456-240-446

讲座内容简介

今春,上海遭遇极其严峻的新冠疫情,舆论宣传工作也遭遇新的挑战。
本讲座讲述历史上的1950年上海“二六”大轰炸事件,以《人民日报》反击敌方、《解放日报》坚持出刊、上海电力公司抢修发电机、宣传部门平息谣言、基层组织动员居民等历史案例,结合主讲人多年来搜集的历史图片、报章书影、档案资料,反映轰炸前后上海面临城市运营、市民信心、执政稳定的巨大压力,分析新生的共产党政权如何走群众路线,依靠各界力量,用好宣传武器,最终凝聚人心,渡过难关。

本讲座面向特殊时期的学校师生,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兼有鼓舞和抚慰的精神意味,并将结合传播学院与市委宣传部推出的抗疫传播实践活动,分析上海媒体在疫情中的坚守和作为,点评学生抗疫新闻报送项目的政治站位、宣传导向、选材角度、内容设计、表现手法等。



讲座题目

疫情里的紧急约见——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与价值平衡

主讲人

吕圣璞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上视编播部副主任

主讲人简介

吕圣璞,主任编辑,现任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上视编播部副主任、《新闻夜线》制片人。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大学期间被复旦选派至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双学位,研究生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吕圣璞曾带领团队获得中国新闻奖、上海新闻奖名专栏奖,本人访谈作品也多次获得上海人大新闻奖、上海科技新闻奖等行业重要奖项。

讲座时间

4月1613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994 651 127密码:9347

讲座内容简介

奥密克戎突袭上海,疫情攻坚战不断升级。从“网格化筛查”到“全城封控管理”,作为疫情报道第一线的电视新闻直播团队遭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新闻夜线》作为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每晚9:30的主新闻,不仅要参与全天大直播的工作,还要保证在节目专栏《夜线约见》中直播专访战疫最前线的权威机构、专家或是一线工作者,回应社会关切。然而,当下是网络自媒体时代,当市民遭遇不断动态调整的防疫政策与突如其来的物资保障、生活就医等困难,网络舆情异常汹涌,掺杂着夸大或虚假的负面信息充斥网络舆论场。这促使《新闻夜线》团队不断思考,如何在每天的直播节目中,为市民厘清事实、还原真相?在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同时,为民众情绪找一个纾解的出口?让他们的困难在节目中有所呈现的同时,给他们建设性的帮助,真正搭建起民众与各部门间沟通的桥梁?为此,团队每天积极收集网络舆情,直击痛点热点,抓住相关部门不断追问,探究舆论热点事件的全部面貌和发生的根源所在。《新闻夜线》整个团队的努力也得到了受众的正向反馈,疫情以来,《新闻夜线》收视节节攀升,最高达到4.3,而网络收看量也超过百万。




讲座题目

战“疫”热点分享交流会

主讲人

邓香莲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出版与文化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

主讲人简介

邓香莲,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
研究方向: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数字出版与传播
著作:《在文化传播与市场运营之间》、《新媒体环境下阅读引导与读者服务的协同推进研究》、《全媒体语境下老龄社会的阅读服务保障整合研究》

讲座时间

4月20日 13: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400-357-018)

讲座内容简介

报告将从当前抗疫的热点问题出发,紧密结合当下同学们普遍关注的议题,重在舆论引导和情绪疏导。讲座目的是疏解同学们在抗疫期间产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科学认识并积极配合当前的防疫政策,合理规划学业,做好职业规划,确保同学们身心健康,为当前抗疫背景下学校范围内早日清理、校园稳定,以及上海社会面早日清零做出贡献。



讲座题目

契约·场域·迭代:知识服务视域下出版渠道融合内涵与路径

主讲人

肖洋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主讲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实验室兼职副研究员,上海市编辑学会理事,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新媒体和知识服务,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图书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研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CSSCI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和教材多部。

讲座时间

4月201400-15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841294388

讲座内容简介

知识服务视域下出版渠道融合将静态呈现的营销通路变成过程性的知识运动,以流通增量、资源整合、产业转型的渐进式框架演绎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理路。出版渠道融合的消费契约、内容场域、产业迭代关系特征被知识服务强化,新营销体系缔结了多元参与的契约生产关系,出版渠道的内容服务二象性改变了知识生产和传递的隐性场域,渠道包容性形成的开放迭代空间建立了出版融合与转型的缓冲地带。出版渠道融合应发展平台型业务,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动出版与广播影视和新媒体渠道合作,推进出版业“四跨”经营和资本合作,从渠道定位、渠道资源、渠道跨界以及渠道资本全方位进阶“渠道+”生态的出版融合实践。



讲座题目

后疫情时代下的新主流电影跨文化传播

主讲人

钱春莲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钱春莲老师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曾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类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负责人。出版《交融与冲突:21世纪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恋影年华: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创作与传播》等专著三部。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讲座时间

4月2613:3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286232263

讲座内容简介

讲座聚焦于新世纪以来新主流电影在北美、欧洲、日韩地区的跨文化传播周期、策略与趋势。思考的重点问题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文化竞争语境,当代中国新主流电影应该如何切实提高海外传播力,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自信、多彩的中国国家形象。



讲座题目

上海融媒体中心抗疫报道与舆论引导

主讲人

宋菁菁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看看新闻首席运营官

主讲人简介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看看新闻首席运营官

讲座时间

4月2614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786969957

讲座内容简介

面对汹涌疫情和众声喧哗的舆情态势,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以电视端的东方卫视、上海地面新闻综合频道和新媒体端的“看看新闻Knews”作为舆论主阵地,超大版面聚焦上海和全国疫情最新进展,充分反映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同战疫病的有力举措,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和多维立体传播格局。



讲座题目

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在逻辑与行动框架

主讲人

陈虹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主讲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讲座时间

4月2615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786-969-957

讲座内容简介

讲座将从后疫情时代主流媒体的内在逻辑出发,提出构建新型主流媒体需要紧扣“新型”和“主流”两个核心,平衡技术逻辑、社会逻辑和政治逻辑。秉承开放的姿态,以优质内容的生产、孕育、集纳、分发为出发点,重建与各媒体行动者的连接,进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传播生态圈,或可为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一种可行的行动框架。



讲座题目

上海抗疫的路线之争:专家治国论、跨国话语联盟与基层治理的自主性

主讲人

吴畅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政治行动,青年文化与传播研究,真人秀与节目产业发展研究。已出版著作1本,译作4本,在国外SSCI发表相关论文4篇。

讲座时间

4月2813: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428-522-946

讲座内容简介

上海从三月初至今,抗疫局面呈现交错复杂的演变,如何理解这种演变的实质?专家、主流媒体、新媒体或自媒体,甚至西方主流媒体在上海抗疫过程中,都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之间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如何造就了上海抗疫局面的复杂性?本讲座试图从社会型态和结构、文化与传播方式等角度剖析这个问题。

主持人

徐坤

评议人

何云开



讲座题目

新冠疫情中的伪信息更正:个体、社会与技术的理论视角

主讲人

俄秦钰 上海理工大学版艺学院讲师

主讲人简介

主讲人毕业于东京大学学际信息学博士项目,现为上海理工大学版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紧急灾难状态下的风险沟通。此为灾难传播与应急管理的交叉领域,关注在不确定性极强的非常规传播情景中(如公共卫生危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恐怖袭击等)如何通过风险沟通形成公众理性,防范风险兑现,降低风险危害。在这一研究领域,主讲人曾发表4SSCI期刊论文和10余篇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论文,曾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SSCI期刊)和ICA等国际学术会议的匿名审稿人。

讲座时间

4月2919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207-172-931

讲座内容简介

伪信息(Misinformation)的肆意滋生与传播是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巨大威胁,由此产生的“信息疫情”曾导致大规模的群体恐慌与衍生灾害。“更正”(Correction)是对伪信息进行精准化、细分化治理的常用手段,旨在引导公众及时修正与伪信息相关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倾向,防范“信息疫情“的风险兑现。在突发事件的高压沟通环境下,如何维持更正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直是伪信息治理研究的关注焦点。本讲座将分享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冠疫情中伪信息传播与治理的非常规特点,从个人影响、社会互动和技术治理三个理论视角系统性讲解伪信息更正效果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