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穿行于性别、民族与空间:《五朵金花》作为“社会主义公路电影”(Navigat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Space: Five Golden Flowers as a Socialist Road Movie)
主讲:张泠(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系教授)
主持: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15: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若以“电影类型”的框架来讨论《五朵金花》,它被视为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色彩的喜剧与风光音乐片——它的确生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载歌载舞,也呈现了云南的明山秀水。《五朵金花》公映于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1957)出版两年后当然只是历史的巧合。《在路上》是美国二战后“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文化标志,也是六十年代美国公路电影与亚文化运动的先声。我将《五朵金花》作为“社会主义公路电影”置于全球冷战背景下,探究与挑战被英文学界界定的“公路电影”主题与风格界限的可能性。如果说美国公路文学与电影是一种现代现象,是个人流动与自由及反社会主流的缩影,《五朵金花》暗示了一种社会主义现代性——囊括民族团结、农业集体化与社会建设。当代“公路电影”研究也已超越美国中心的思路,比如有更多研究关注拉丁美洲与欧洲的公路电影,介入社会、文化与政治议题如后殖民创伤、身份探寻与跨国迁移等。将五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五朵金花》重新放在“公路电影”的框架讨论,不仅对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与交流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也复杂化“公路电影”类型的地理政治学与历史维度。此外,这个框架有助于提出一些重要的观念性问题:《五朵金花》中社会主义意味的性别与民族呈现如何不同于其他“典型”的公路电影?片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如何与其主题与风格互动从而创造出一种非常特殊然而极具表现力的公路电影形态?
主讲简介:
张泠,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系教授,芝加哥大学电影与媒体研究系博士,研究领域为电影声音、华语电影、纪录片、电影与城市等。2019-20年度为美国ACLS博士后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访问教授。她在完成学术著作《倾听银幕:1920-40年代华语电影中的听觉文化与跨媒介性》。她的论文见于论文集《全球公路片》(2018)、《早期大陆、香港、台湾的电影文化》(2018),及一些中、英文学刊,如《华语电影学刊》(美国)、《电影季刊》(美国)、《比较文学与文化》(美国)、《亚洲电影》(美国)、《电影艺术》(大陆)、《电影欣赏》(台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