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937年的中国与世界:文献展、美术与世博会的嬗变
主讲: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传播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时间:2018年6月20日(星期三)13: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20世纪30年代文献展成为一个正在被重新发掘的历史记忆,1937年是它成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相互建构的关键。讲座回顾作为“救亡”与“保守”双重奏的30年代文献展,聚焦1937年世界博览会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关系,描述了“中国”在世界博览会与美术馆中的“世界史”过程,重新阐述了 “赛会”与“美术”兴起之间的互动。“多美术而少实用”的工商主义美术观及其失败,是文化保守主义鹊起的渊源,并导致受日本明治美术观所影响的“美术”在中国的嬗变。在这一时期,通过对“美术”现代功能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双重批判,确立“为人生”的“美术”主体性,鲁迅展开了“美术”新视野。鲁迅从“送去主 义”到 “拿来主义”呈现的正是 “美术”作为中国世界史的意义。
主讲简介:
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纪录运动、影视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三农问题等。著有《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2018);《学术、传媒与公共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乡村与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主编与作者(与Chris Berry和Lisa Rofel合作)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为英语学术界中第一本讨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论著;主编“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丛书,201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联合主编“批判传播学”系列丛书,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