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下午,南京大学周仁来教授应我院邀请,在俊秀楼223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和机制”的学术报告。院长周晓林教授,副院长郝宁教授、李先春教授及我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8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郝宁教授和蒯曙教授共同主持,
周仁来教授首先从我国的社会现状引入,指出情绪障碍是精神障碍与心理疾病主要的症状之一,而情绪调节能力的缺失正是导致相关情绪障碍症状出现的重要因素。接着,周仁来教授分别介绍了情绪调节的定义和情绪加工的相关模型,围绕情绪加工和情绪调节过程中的重要成分——注意和记忆,基于课题组以往的系列研究,依次从工作记忆训练、神经调控策略、正念冥想策略和运动调节策略,展开讨论了这四种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和作用机制。
系列研究结果发现:(1)工作记忆训练对外显情绪调节能力有效,且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其中额顶区域脑网络活动的变化在情绪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神经调控策略检验了左侧VLPFC和右侧DLPFC的神经活动在认知重评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干预VLPFC可以有效降低重新解释,而干预DLPFC则可以有效增加距离策略。(3)正念冥想策略有效降低了个体的考试焦虑,EEG研究结果发现这一策略通过改变额叶α波的偏侧化产生作用。(4)运动调节策略可以有效增加个体的愉悦体验,生理指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为该效应提供了相应证据。
最后,周仁来教授就本次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与现场听众针对现实情况中的“问题解决与情绪调节”和正念中的“觉察与控制”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本次报告,与会师生系统了解了情绪调节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拓展了研究视野,对情绪调节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报告人简介:周仁来,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199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南京大学“登峰人才计划”A学者。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社会与行为科学实验中心)主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20220808-20250807)。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情绪调节中心主任。主要采用ERP、fMRI、MEG、t-DCS、眼动记录、多导生理记录、认知行为实验等方法与技术研究情绪调节和工作记忆训练。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24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10多部,获批软件著作权多项。
(文:邱诗苇;图:刘旭麒;校稿: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