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仪式及在线学术报告会举行

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2-06-30浏览次数:129

为响应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关于“新文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号召,进一步推进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2022629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线召开了“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仪式及学术报告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创新平台”系我校文科院“新文科创新平台”建设二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由我院崔丽娟教授牵头,汇聚了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科学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十余人。“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平台旨在围绕社会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跨学科的原创性研究,为进一步发挥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支持。来自我校与兄弟院校相关领域的五名资深专家、本校及外校师生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交流。活动由我院院长周晓林教授以及崔丽娟教授共同主持。



平台启动仪式上,我校文科院院长朱军文教授首先向我院获得平台项目立项表示祝贺,希望平台能够真正做到聚焦社会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并积累相关数据,形成数据库,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院党委书记方媛在致辞中强调,我国“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已将社会治理作为未来数年内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开展相关研究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持与贡献。她衷心希望学院能以此创新平台的创建为契机,汇集各方资源与力量,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方案。




随后,活动进入线上学术报告会环节。我院杰出校友、浙江师范大学乐国安教授在题为“有为方有位: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报告中,强调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及其对社会治理的作用。随后,他以自己过往三十余年的研究为例,介绍了如何将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司法心理、犯罪心理、群体与网络行为等多项社会治理相关话题的研究中。最后,他提出,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在明确自身优势的同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本学科在思维和方法上的局限性,需要与多个学科进行协作方可做好社会治理研究。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郭永玉教授在题为“心理学与社会治理”的报告中,论述了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特别是作为社会科学的责任,心理学与社会治理领域所涉及的学术问题,以及中国心理学界已经和正在开展的工作。他建议将心理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列,进而将幸福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一起列为国家建设目标。郭教授将作为特别顾问参与指导本平台的建设。



北京大学谢晓非教授在题为“利他:应对危机的策略”的报告中,以人类如何应对危机作为核心问题,介绍了危机应对的个体身心互动模型与其中重要的应对方式---利他行为与潜在的心理机制。随后,她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利他行为是如何通过增加个体生命的意义感与价值感而改变自己的温度与重量感知,并缓解生理疼痛。



我院崔丽娟教授在题为“基于地方依恋的城市治理与亲社会行为”的报告中,基于流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从寻找城市病解决方案的视角引入,介绍了自己课题组过去几年关于增强居住者归属感、提升流动人口亲城市行为、优化特殊社区社会治理中建立“人地情感”方面的思考,并详细阐述了地方依恋作为亲社会行为城市治理新方式的相关理论依据。




我校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在题为“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社会治理的新挑战”的报告中,介绍了社会学视角下学者对于风险、不确定性的概念辨析,并从发展主体、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方式三个方面阐释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征。最后,他结合社会治理在价值、方法、行动及结果这四个维度,总结了不确定性情境下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四大相应挑战,并提出未来社会治理的发展需从观念、主体、制度、行动、组织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在总结发言中,我院院长周晓林教授对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各位专家未来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该平台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平台乃至整个学院全方位的建设工作,共同为发挥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最后,他代表学院欢迎各位专家在疫情稳定后在线下齐聚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指导平台的建设并开展相关学术交流。




(文图:胡杨、杨莹;审校:崔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