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疫情防控心理支持|文创手绘系列 ①

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0-01-31浏览次数:1079

在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的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们也通过手绘形式,向大家进行心理学知识的科普:系列 展现的是大众在面对疫情时,容易产生的三种心理现象,我们对其作了简单的知识介绍及温馨建议。

【心理台风眼效应 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 “心理台风眼效应”,它是指离危机事件中心的距离越远,人们对该事件的反应越强。正所谓,外部惊涛骇浪,内部波澜不惊。例如,在2003年的SARS危机中,身处非疫区的重庆民众的焦虑水平远高于身处疫区的北京民众。汶川地震后,非灾区的民众估计灾区爆发大规模传染病的概率高于灾区民众估计的概率。同样,2011年的日本海啸引发核泄漏风波引发了我国多地的抢盐风波。

【建议】民众要从官方渠道准确了解疫情,既要重视这场疾病,也要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

【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是指当注意到紧急情况的人数增加时,人们施予帮助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加,伸出援手的责任会扩散到旁观者身上。面对疫情,人们可能会产生“反正别人会捐款”“抗击疾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等想法。

 【建议】在危机事件中,我们需要树立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帮助他人是每个人的使命。而且,心理学家发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提升生活意义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幸存者偏差 survivor bias】人们很容易接触到灾难幸存者的所言所思,却无法得知逝者的其言其事。因此,只片面地了解幸存者的信息,会让我们的判断出现偏差。例如,有病人服用某种药后康复了,也有病人服用这种药后死亡了,如果只听康复者描述药效,我们获得的信息将是不准确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我出门没戴口罩也没被病毒感染”,只听其言而忽略其他未戴口罩者的情况,你就深陷幸存者偏差的陷阱。

【建议】新冠肺炎不容小觑,我们需要全面了解信息,不能片面地拿不具代表性的个例来判断疫情。


手绘设计人:2018级本科生 喻里雯

文字:2016级本科生 李婕、2017级本科生 高明雨

指导教师:陆静怡、庄瑜、董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