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新冠毒疫情来袭,心理急救来支招

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0-01-29浏览次数:1551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是一次随传染病疫情接踵而至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伴随着此次危机事件,给全民带来了一次身体和心理的考验。在面对危急之时,除了全社会积极救助躯体疾病之外,心理急救也需要参与其中,发挥其作用。心理急救旨在为经历过极度痛苦的人们提供帮助,并在救援工作时应尊重受助者的尊严、文化和权利。内容包含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群体性应激反应的特点

按照医学心理学关于“应激”的理论,个体层面的应激反应大致可以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该理论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群体的应激反应。适当的应激反应是必要的,但群体水平上过早、过长、过强或过弱的应激反应都是不利的。在疫情引起的应激反应中,包括应激不足和应激过度,这两种情况都对心身健康和社会情绪稳定不利。

应激不足,表现为思想麻痹大意,反应迟缓,进不了警觉期。例如在了解疫情信息和预防病毒感染的信息之后,依然拒绝带口罩,不洗手,认为无所谓。如果已经有发热、咽痛、来自疫区,无视疫情及病毒传染的相关信息,不但不做恰当的自我隔离,还采用各种方法隐瞒自己发热的信息,依然四处旅行,毫不在意自己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无辜的人,甚至导致疫情扩散。

应激过度,表现为应对措施过猛,管理信息拥堵,公众恐慌等。在面对传染病疫情危机的时候,患者及家属可能出现急需处理的精神科问题,包括情绪激愤,冲动伤人等,把对疾病和求助过程中的怨恨、无助和愤怒宣泄到医护人员等救援人员身上。应急部门的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等,也可能由于在处理疫情和救治患者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劳累、心理压力,来自患者的误解和冲动行为等,而出现一些心理不适。

心理急救要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社会-心理因素在预防、预警预报,以及对疾病和社会人群进行有效控制、重建正常社会生活和消除后遗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疫情发生期间,个体层面的“应激”和社会层面的“应急”,贵在神速、灵活、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社会认知与情绪的调控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客观上存在着亚文化地域和亚文化群体,14亿人口的个体行为更是千差万别,不同地域又有着丰富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生活内容。管理这样一种具有多元化、网络化特征的复杂系统,在制定和实施应急机制时,应该保持强大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力,同时强化对于公众的服务、帮助和发展的功能。“控制”与“帮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心理急救作为行之有效的使用技术,可以帮助政府实现高效的疫情应对活动。

例如可以在政府疫情防控的总体统筹下,由几大心理学会牵头,各地精神卫生中心协助,对社会机构介入心理急救工作提供岗前培训。并且,每个参与心理急救的工作社会平台需要建立管理、督导、培训、支持体系和梯队,以保证有序、科学的心理急救工作的开展。

心理救援系统的建立与运作

我国社会有从中央到地方的高效、统一的社会管理系统。在此强大的基础之上,可以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建立扩展的心理卫生和社会支持系统。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系统应包含心理干预要素

心理卫生工作者应该加入指挥系统,成为指挥或咨询、督导、执行人员,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专门的心理问题处理部门,负责心理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突发事件的心理监测与预警

针对重点地区、人群,结合疫情的风险因素态势,运用观察、现场调查、回顾性调查、前瞻性调查、媒体分析、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向决策部门和公众提出预警报告和相应心理干预的建议。

3.突发事件中心理状态信息的分析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广泛和深入地了解相关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心理行为反应,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分析报告和建议。

4.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急处理技术

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实施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制订的方案应包括:

1)因为隔离原则,针对个体和群体的危机干预技术主要通过电话和视频等方法开展。

2)沟通交流技术,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技术。

3)识别严重心理障碍和建议转诊、会诊的技术,常用精神科药物技术。

4)现场控制技术以及应急处理队伍心理健康管理技术。

5)科普和宣传肺炎病毒防治的措施指导,以及正确应对疫情危机的心理自助方法的情况。

6)心理支持中通过发挥倾听、支持及人际连接功能,协助放松,给予整理疏导,避免进行过度干预。

7)结合本土文化特点的网络个人或者团体心理危机干预。例如:眼动脱敏与再处理疗法(EMDR),正念,聚焦,危机干预等方法。包括保险箱技术、心灵花园、安全岛等稳定化技术。

疫情发生后的心理急救服务

组织管理工作是心理急救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急救工作应与当地政府、各与救援相关的组织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需求,建立共同干预工作组,按照救援的阶段和需求制定工作计划。

心理急救是对心理遭受严重打击或需要支持的人提供人性化支持和切实帮助。包括:

 1. 尊重受助者的安全、尊严和权利。

 2. 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受助者的文化背景。

 3. 了解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4. 救护者照顾好自己,采用轮班制,避免过度疲劳以及服务危机人群的心理耗竭。

 5. 参与心理急救的社会平台提供心理助人者的督导、支持、辅导等。

疫情心理急救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及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救援工作。

  1. 通过网络等媒体,面向社区广大民众开展应对疫情的心理建设的指导,针对社会大众的心理科普宣传,稳定群众情绪;

  2. 照顾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提供心理支持。鉴于隔离原则,目前以网络形式开展为主,包括电话、视频,必要时也可以开展对医护人员支持的巴林特小组活动。

  3. 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和心态。

  4. 识别应激伴发的各种认知、情绪、行为等问题的高危人群,必要时转诊精神科,或精神科院内会诊服务,提供精神医学处理、药物治疗、危机干预、心理援助与指导,治疗等。


文|王继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