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王艳梅副教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18-10-22浏览次数:380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容易焦虑?

只要听到考试或测验,就会感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明天将面临一场面试,今天一整天都会心神不安,坐立不宁;常常会陷入莫名的担忧和害怕中,如担心学业、收入、工作、健康等等,从而导致心烦意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你有过这些问题吗?以上就是焦虑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焦虑个体对潜在的威胁和危险有更高的预期。焦虑可以分为特质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以及病态的焦虑,即焦虑症。每个人都曾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可以对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但过度的焦虑则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业和生活。

人们为什么会焦虑呢?心理学工作者们一直希望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去缓解个体的焦虑情绪。来自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都发现了高焦虑特质的个体会对环境中的威胁性视觉刺激比中性视觉刺激有更敏感的注意偏向。这些研究采用视觉的情绪性刺激作为提示线索(如蛇、蜘蛛等情绪性图片,或者带有威胁含义的情绪词,如“考试”、“凶杀”),结果发现,焦虑特质的个体会对威胁性线索位置出现的刺激加工更准确,或在威胁性刺激上注意停留时间更持久,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负性注意偏向,或者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进而,研究者又将注意偏向分为陷入偏向(engagement bias)和脱离困难偏向(disengagement bias)两个成分。前者指对威胁性刺激的迅速捕获,后者指难以从威胁性刺激中脱离出来。这两种注意偏向的成分均可能在高焦虑特质个体上出现。那么高焦虑特质的个体是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带有负性情绪含义的声音,如警笛声、尖叫声、爆炸声等,也会出注意偏向呢?若出现对负性声音的注意偏向,那么是对负性声音的注意投入更加迅速,还是更容易沉浸在负性声音中呢?

研究者对396名大学生施测了斯皮尔伯格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pielberger State-Trait Anxiety Scale),根据得分筛选出高特质焦虑组被试(STAI-T scores: M= 49.30, SD = 7.20, range 41–65)和低特质焦虑组被试(STAI-T scores: M = 32.48, SD = 4.79, range 21–39)各35人。被试进入实验室之后,戴上耳机,两耳任意一侧可能会出现一个负性声音(如女性的尖叫声、老虎的叫声、警报声),或者中性的声音(水滴声、牛的叫声等)作为线索。声音呈现时间为1000ms,接下来,在两耳的任意一侧出现一个100ms的“喀”的声音作为探测刺激,被试的任务是判断探测刺激出现的位置(左侧或右侧)(参见图1)。研究者区分了有效条件和无效条件:有效条件下的试次,为“喀声出现的声道和线索出现的声道同侧,相反,无效条件下的试次,为“喀声出现的声道和线索出现的声道异侧。若个体对负性声音有明显的陷入偏向,即被试的注意被迅速的吸引到威胁性刺激位置,则被试在有效提示条件下,在负性提示为线索时,比中性提示为线索时,对“喀声的反应更快(Engagement biasRT负性<RT中性);若个体对负性声音有显著的脱离困难偏向,即个体难以从威胁性刺激的位置抽离出注意,则被试在无效提示条件下,负性声音为提示线索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显著长于在中性声音为提示线索(Disengagement biasRT负性>RT中性)。

1 研究的流程图

研究结果发现,低特质焦虑组的被试既没有表现负性声音的注意的陷入偏向,也没有表现出脱离困难偏向。而高焦虑特质组的被试则表现出对自然界的负性声音的脱离困难偏向(见图2)。


2 高、低焦虑组被试在有效和无效提示条件下,对负性提示和中性提示的反应时结果

研究者还计算了被试的特质焦虑的分数与注意脱离困难偏向分数的相关,发现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见图3)。


3 被试的特质焦虑分数与注意脱离困难分数的相关


本项研究的结果为焦虑特质的注意偏向提供了来自听觉通道的证据,并初步证明了焦虑个体对自然界的负性声音有显著的难以脱离注意的偏向。这样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情绪调节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Cisler & Koster2010),焦虑个体可能注意控制能力有所缺损,不能主动的调节个体的注意,将注意主动地从负性情绪刺激中抽离出来。焦虑个体对自己的各个方面有负面的认知观念,不断乱入的负性的想法、念头占据了个体的注意资源,难以驱走,进而加重了焦虑的表现(Heeren, Bernstein, & McNally, 2018)

因此,自然界的环境刺激有丰富多样的刺激,这些刺激不断的作用于我们的感觉通道,我们可以对威胁性刺激有迅速的警觉,这对我们来说有进化方面的保护性意义,但请不要一味地沉浸在威胁性刺激中,那样只会让你心烦意乱,无法专注与当下的工作和学习、生活,错失生活的美好。

本研究已在线发表于Anxiety, Stress, & Coping杂志。王艳梅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C190020)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