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预告】11月21日罗志田:本末互动——史事的独特与关联(思勉人文讲座85)

来源: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发布时间:2011-11-14浏览次数:31

主题:本末互动——史事的独特与关联
主讲:罗志田(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时间: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10:00-12: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内容简介:
  与20世纪相伴随的中国“新史学”,过去非常强调对系统的追求,不免忽视甚或抹煞了往昔的独特性。其实,大至文化、族群,小至个人、细事,都有其独立的“主体性”,即梁启超所谓“不共相”的往昔。独特性往往也意味着不确定性,甚或偶然性,但不必因此而立刻联想到与普遍性或整体性的对立。若跳出此二元思路,则人类社会以及任何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又都有陈寅恪所谓“抽象理想之通性”在。惟通性常包含着不一致性,乃是相互关联、和而不同之意。因为现存史料本是断裂而零散的,在每一“个别”中或不一定都能找到“共通性”,且每一细节与大局的关联程度也可斟酌,但在一定的范围里,各细节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有时甚至到了相生相克的程度,而相互的关联性多少也反映着共通性。一方面,大体不存(或被修改)便可能破碎,另一方面,细节去则同异失而关系断。史学或许不宜碎片化,但会通本自分别、比较得来,能分而后能通;细节中可以见整体,也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认识整体。进入21世纪的学人,正当以收拾、整合那一地碎散的文辞为己任。任何散碎的文辞,既可能是从某一系统中散落出来只言片语,也可以是原就散乱而零碎的无系统见解。每一个人表述出的见解或许不那么系统,但都处于某种观念系统的影响之下,都因应着相近相类的现世,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可整合性。若少一些排斥,多几分包容,就可以为诠释存留更宽广的余地。不妨采取一种本末互动的认识取向,像董仲舒所说的“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读出其间的关联,把各种表现得“碎散”的思绪“串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主讲简介: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外关系史。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华书局,2006年)、《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