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符号学与人文科学研究
主讲:李幼蒸(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
时间:2010年5月11日9:45-11:45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内容简介: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刺激下,世界人文科学面临着全面重组的任务,其特点是强化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理论互融。其中的主要方法论即为符号学。现代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实由人文科学各常规学科(包括哲学)内的诸理论因素组配而成。所以,它是跨学科性质的。非西方的跨文化符号学的发展,也将影响国际符号学理论的构成。作为世界上典型的跨文化、跨学科的人文学术地区,中国人文科学和符号学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向,在全面深入消化西方现代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使中国人文科学未来可成为世界主流人文科学理论的中心之一。中国的“软实力”应当是:包容古今中外之学的中国新人文科学理论。
主讲简介:
李幼蒸先生,旅美独立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中心特约研究员。他的学术贡献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参与开创了以下领域:结构主义符号学、胡塞尔现象学、中国思想史的解释学重构以及中西比较符号学等。相关英文著作有《中国伦理学的原型结构》、《中西比较人文学认识论》等;中文著作有《理论符号学导论》、《结构与意义》、《形上逻辑和本体虚无》、《儒学解释学》等;德、法、英文理论译著包括《纯粹现象学通论》、《哲学和自然之镜》等;他还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和《罗兰巴尔特文集》的主译和文集总序撰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