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光控发育与光信号转导
主讲人:刘宏涛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
主持人:许 玲 教授
开始时间:2017-03-17 下午13: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生物楼534报告厅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
刘宏涛,博士,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河北师范大学毕业,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国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建立“光控发育与光信号转导研究组”,2012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并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支持,2013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围绕“蓝光信号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基础”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共发表SCI 研究论文25 篇,包括责任作者6 篇、第一作者10 篇,其中责任作者或共同责任作者、第一作者的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在Science,PNAS,Plant Cell,Plos Genetics 等国际核心期刊上。获得2014年度美国植物生理学会年会“Women’s 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s (WYITA) for Plant Biology 2014” 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担任Plant Cell 杂志客座编辑(Guest Editor)。
内容简介: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它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决定性信号。由于不能移动,植物进化出比动物更为复杂的信号传递机制以适应环境,它们需要根据光信号的方向、强度、光谱和光周期等时刻调整自身的发育。植物由几类不同的光受体来感知和传递不同波长的光如蓝光受体隐花素CRY (Cryptochrome)、ZTL (ZEITLUPE )、向光素PHOT (Phototropin)、红光受体光敏素PHY (Phytochrome)和紫外光UV-B受体UVR8。其中隐花素CRY是唯一一种在细菌、植物和动物中都保守存在的,其在动物中是生物钟的重要组分,这种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保守存在的特性显示了CRY在生物中的重要性。
植物CRY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研究的最清楚。CRY1的主要功能是抑制下胚轴伸长,黑暗中下胚轴伸长以突破土壤层到达地表,在感受太阳光后下胚轴伸长受到抑制、子叶扩展从而得以进行光合作用。CRY2则主要调节光周期诱导的植物开花时间,植物最终能否成功地进行有性繁殖取决于精确的开花时间,因此,开花时间受到诸多内外源信号调控。CRY在进化中非常保守的功能是调控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