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我国经济虾蟹营养研究现状与进展
报告人:陈立侨 教授
主持人:翁杰敏 教授
时 间:2015年10月28日下午14:00-15:30 (周三下午)
报告人简介:陈立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生动物营养 与环境健康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学”和“水生生物学”的研究,曾先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奥本、夏威夷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林达斯大学等从事 合作研究。共指导硕、博士研究生一百二十余名。先后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基础研究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等60余项国家和 省部级课题。曾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分别为第一、第八完成人),省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 1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著作3部。现兼任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利用”和“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 实验室学术委员,兼任《水产学报》副主编和国内外多家刊物的编委。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 和“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等荣誉称号,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报告内容简介:虾、蟹类甲壳动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物类群,也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业的重要对象。近十余年来,我 国经济虾、蟹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养殖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快速增加,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虾、蟹产业的健康发展也面临着一 系列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养殖业良种覆盖率低,养殖种质衰退现象突出;养殖病害发生频繁,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养殖规模失控,产量增加不能 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养殖业过于依赖鱼粉资源,鱼粉替代品缺乏;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问题突出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我国有代表性的中华绒螯蟹、凡纳 滨对虾为主要对象,结合国内已有的文献报道和本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工作,从营养生理和饲料研制等角度,总结了我国虾、蟹营养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近年来的研究 新进展,分析了目前产业和科学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虾、蟹类免 疫营养学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营养素对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营养素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及其调节作用、营养素在虾、蟹类免疫系统功能和抵抗疾病能力 中的作用;(2)低盐度下对虾的生理适应、营养需要特点及营养素对缓解低盐胁迫的效果和相关的生产应用;(3)针对世界范围内优质鱼粉、鱼油缺乏的问题, 结合虾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从营养素需要量和主要影响因子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科学评价虾蟹蛋白源、脂肪源替代的效果;(4)针对中华绒螯蟹后期 性腺快速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如何采用营养强化策略研制人工育肥饲料。为了适应虾、蟹养殖产业发展的需要,报告人建议在加强基础营养学研究,不断修正和完 善虾、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模式营养需要等基础资料的同时,也要注重有关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凡纳滨对虾,营养研究,困境,发展方向
Keywords: Eriocheir sinensis, xxx, nutrition,xxx,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