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12月24日 张元兴:迟钝爱德华氏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来源:院系讲座荟萃发布时间:2014-12-16浏览次数:334

讲座题目: 迟钝爱德华氏菌:从基因组到疫苗
主讲人: 张元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主持人:陈立侨 教授
开始时间:2014-12-24 13:30
讲座地址:闵行生科院534报告厅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张元兴,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博导 教授。现任职务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上海阿华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工程临时学科评议组专家,曾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受聘为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水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内外多家知名杂志编委。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担任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鲆鲽类)岗位科学家。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SCI收录174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6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2项,其中获得授权43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其中获得授权美国专利1项。
 

报告摘要: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能造成多种淡、海水鱼类的系统性出血败血症。在感染过程中,E. tarda能以胞内寄生模式定植于宿主重要器官,造成宿主表皮溃烂、脓肿、肠道组织腐败,最终爆发形成具有腹水病症的爱德华氏菌病。目前,世界各地都有鱼类感染E. tarda的病例报道,造成水产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本报告将揭示该病原菌广泛宿主适应,侵染及毒力等方面的遗传学基础,低毒和高毒迟钝爱德华氏菌以及鲶鱼爱德华氏菌的进化过程,与E. tarda毒性密切相关的系统和因子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内容在大量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迟钝爱德华氏菌FlgD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