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丝路美术与金铜佛像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宝龙艺悦酒店五楼会议厅顺利召开。
会议代表合影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何志国教授、朱浒副教授任召集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尼赫鲁大学、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云冈石窟研究院、济宁市文保中心等国内外高校和文博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这一盛会。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张晶副院长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感谢,并从美术特质与精神特质两个方面对“丝路美术”做出了阐释。朱浒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张晶副院长代表学院致辞
本次会议召集人何志国教授
本次会议召集人朱浒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议分为四个专场,分别是“古代金铜佛像的研究”、“丝绸之路美术研究”、“汉传佛教造像研究”和“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视觉文化研究”。以下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和观点摘编。
第一场 古代金铜佛像的研究
发言嘉宾:韦正、金申、何志国、刘方、李柏华、董波、宣鼎文、张利明、徐中锋
北京大学韦正以《四、五世纪河北地区的佛教金石造像》为题展开讨论。聚焦于北魏早中期的系统性,其主要目标是想说明河北早期佛教造像具有比较独立的系统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金申从一件新发现的十六国时期僧法常造金铜佛立像入手,向大家展示了标本性的金铜佛像鉴定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何志国介绍了南朝金铜佛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确立南朝金铜佛像的依据,对南朝金铜佛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初探。
张晶老师点评:
韦正老师讲到早期石质造像和金铜造像的两个不同序列的发展系统其各自的发展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独立性的问题。早期石质造像和金铜造像两者间的关系,是谁影响了谁,在各个区域特征的发展中又具有怎样的独立性。一般认为早期青铜造像早一些,石质造像晚一些,石质造像受到青铜造像的影响。早期河北地区佛教造像的工人移民对云冈石窟到底带来了多少影响?这些影响存在不存在?是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金申老师带来了标本性的案例,怎样去鉴定十六国的法常造像,考证出了身份问题,意义重大。
何志国老师选择空白点,即南方金铜造像的研究,从梳理南方金铜造像的过程讲到发展的流变、来源、传承问题。现在所出现的金铜造像时间都比较晚,争议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是在北方影响下还是其他路径?是不是还有互相影响的问题?这值得探讨。
李柏华研究员运用最新的科技方式,打开了我们对鉴定认识的另一条路。在制作工艺上有哪些重要的制作类型?怎样去判断其先后?因为牵扯到大数据问题,未来数据的完善会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把这个问题也做得越来越明朗化,这是个非常有开拓性的重要领域。
董波老师在跨文化领域中研究早期佛像欧洲来源的意义问题,例如光崇拜。如何看待在佛教教义层面与光融合的问题?掌心是太阳还是法轮?怎么去理解?中国是否真的不存在光崇拜?有一系列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第二场 丝绸之路美术研究
发言嘉宾王煜、朱浒、唐宇、杨彦鹏、李慧君、聂菲、任文杰
四川大学王煜介绍了重庆丰都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两件陶塑戴冠头像,其面相、八字胡的特点,头冠的结构和细部皆与同时期或稍早的印度早期菩萨像一致,因此将其比定为早期菩萨头像,至少是带有浓厚的早期菩萨像因素的陶塑。
华东师范大学朱浒以汉代张衡《西京赋》中的描述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大量的汉画像石,指出“东海黄公”戏是秦末汉初黄老信仰与东海(蓬莱)神仙信仰结合的产物,“鱼龙漫衍”则是张骞通西域之后随着胡人入华的外来神兽体系,二者的变化昭示着汉代百戏的发展经历了“由东转西”的过程。
韦正老师点评:
任文杰老师关于蛇的图像研究非常有意思,如何通过与美术、考古的结合来推动这个研究,把它落到实处会更好一点。涉及五湖四海的讨论,如果补充提到拉丁美洲会更好。
唐宇老师的“凡而圣”也非常有意思,体现了年轻学者思维的活跃性和发散性。唐宇老师在材料搜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从秦一直到东汉。提一个建议,得出结论没有太过超出前人的想法。由凡入圣是可以的,但可能由凡入仙要更好一点,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内涵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李慧君老师展示的文物非常有名,也非常让人困惑。这里面问题很多,首先它可能不是东晋的,而是南朝的。因为它表现出了南朝纤细的特征。关于它的性质问题,是观音还是莲花手,这个不太确定,还可以再研究。这件器物与湖南湖北的关系,从考古材料的表面来看,应该是湖北影响湖南。
韦正教授、金申教授与何志国教授
第三场汉传佛教造像研究
发言嘉宾:刘建军、张晶、于向东、金建荣、阿隆南、练春海、汪珂欣、范丽娜、胡广跃、李小斌
华东师范大学张晶围绕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的临漳邺城北吴庄北魏谭副造释迦牟尼像展开探讨。此造像显示出早期犍陀罗风格、萨珊风格的“西域模式”和“云冈模式”的复杂影响,尝试对其主题内容、镌刻铭文、造像形式和特点进行探讨,考订其制作时代,以期能对中国早期造像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价值。
尼赫鲁大学阿隆南从印地语版本的玄奘《大唐西域记》入手,将其同印度发现的早期佛本生的图像进行对读和分析。
阿隆南教授与朱浒副教授
何志国老师点评:
刘建军研究员对高平天保九年造像碑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通过实物来研究,信息观察得很细致。从文本到图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块造像碑。
张晶教授主要是对谭副造像的研究,这个造像非常重要,虽然主尊有些残缺,但细节比较丰富。张老师通过比对,对年代作出判断,言之有理。有一个问题可以再讨论,即这些元素能否成为一个模式。关于年代,也可以再进一步研究。
于向东教授关于敦煌285窟的研究,285窟是非常重要的一窟。因为北朝以前有明确纪年的只有285一窟。更多人是从规律性问题方面去考察,而于老师反其道而行之,从变革时期去考察,就带来了不一样的看法。从图像组合,细节组合关系,得出西壁两侧龛内人物是佛的十大弟子,主尊是释迦牟尼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四场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视觉文化研究
发言嘉宾:孙英刚、张同标、易晴、刘慧、熊瑛、梁燕、李雯雯、张翔、张钾琪、雷启兴
浙江大学孙英刚以弥勒佛王为例,提出现代学科体系把知识切碎,以致于影响了人们对真相的理解。相互配合理解佛教美术、佛教史、佛教理念,才能更完整地理解历史的真相。
华东师范大学张同标分析了佛像所见的中亚视觉元素,提到第一,分身瑞像,从雅努斯到双头佛像;第二,菱格装饰,是粟特王仪的佛教化;第三,日月图像,系祆教元素的佛教借用。
张同标教授发言
于向东老师评议:
孙英刚教授对弥勒佛王这个范畴或概念做了深入的梳理,找出其最初的原始资料、第一手的文献,发现人们最初将“贪王”误读为“宝王”。如果弥勒佛王要成为一种造像样式,那必须要对其特征进行界定。这也给我们以后的研究提出启示,即阅读第一手文献资料非常重要。
张同标教授给我们带来唐代佛像所见中亚视觉元素源流考三例。他对克孜尔菱格纹的来源有不一样的解释。从粟特宫殿以及神庙中找到的这个纹样,与克孜尔之间做了关联,又对当时的文化交流背景做了梳理。以前,学术界对这个菱格纹是从汉地还是从本地而来,有不同说法,目前没有资料支撑。张教授将丝绸之路比喻为一艘船,沿途不断有新客、旧客在中国登岸。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可以在张教授的观点上进一步的思考。
四场精彩的报告结束后,何志国教授总结发言。何老师首先回忆了会议准备过程,感谢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其次阐述了征集论文的初衷,希望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都参与进来,最后隆重介绍会议特别邀请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吴长青副社长,希望能把本次会议论文结集出版。
会议讨论环节
撰稿:薛敏
修改:朱浒
审核:刘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