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学院

研讨会纪要|风起海上——2019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发布时间:2019-12-24浏览次数:894

20191221日上午,“风起海上——2019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研讨会”在上海油画雕塑院成功举办,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邱敏主持。校外20多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就展览作品的呈现的面貌、展览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教师和艺术家的身份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展厅现场掠影


研讨会前,嘉宾聆听参展艺术家沈也创作心得


参展艺术家吕旗彰与瑞典艺术家分享创作经验


参展艺术家顾欣向瑞典策展人描述创作场景




研讨会现场掠影


张晓凌院长致辞


研讨会现场,高朋满座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各专业学生聆听嘉宾发言


研讨会外场,参展艺术家王艺、谭根雄、张荣国正交流创作心得




研讨会嘉宾发言纪要




张晓凌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如何在大时代中体现办学特色和建构美育体系?”


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北京的展览的翻版,而且是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体现了华东师大办学的基本理念,通过展览去深入探讨如何在大时代中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建构美育体系。这次展览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探索性、前卫性;二是强调美育,将老师们深厚的学养和功底呈现在公众面前。




牛宏宝

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艺术共同体应该是多元对话的群体”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展览呈现出了一个不是由单一的传统所形成的这样一个统一体,而是多元对话的群体。群体展览对于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受到的教育来自于教师,教学基础的部分和创新的部分都会通过教师而得到传承和得到习联,所以教师艺术家他们对时代和未来发展的敏感会重新提炼对基础重心的重新组合。



杨卫

中国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展览就是教学的一部分”


在当代美术教育中,教师的展览其实就是教学的一部分。因为现在的美术教育,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和原来也不太一样,因为他们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原来的大学生。这个展览有意思的地方是它非常多元,而且这种多元拉得非常大,有传统的、当代的,这是学院展的特别之处。




李超

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


“展览应该加入文献展的形式”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教学和科研创作的处理的关系值得我们吸取经验,一个是对于基础教学理念的透彻,如果仅仅是素描、色彩,是我们传统基础的模块,可能还不足以体现全新的面貌。二是加大专业和基础的衔接,包括毕业论文指导阶段,他们把形式拓展的理念和写生的理念加以拓展。总的来讲,基础、专业和创作这个环节里面,每家院校都是做好自己的内功,我觉得实际上比拼的是老师专业的本领,自己的战略眼光,我觉得华师大美院做的是可取的。如果有可能在以后的展览当中,我建议把教师的教学成果通过文献的形态再加入到展览里面,可能使展览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孙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应该教授艺术以外的东西”


首先它不是一个翻版,我感觉很不一样。第二个整体的感觉,就是自信。第三点,艺术要超越艺术领域,艺术方面培养的学生,应该安排艺术以外的东西,拓展其眼光,一个学生关注的东西越多,他最后提炼出来的东西才可能纯粹。




金然

鲁东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学术主持


“批评的声音不在人的弱小,而在于问题的针对性”


全球应该是进入一场不是传统战争形式的战争就是观念或者是价值之战,因为一个群体或者一个个体,他发出的声音都可能是全球化的声音,在这种语境下,我们看一下,无论是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还是我们学院的教学,其实都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何在媒体这场大混战当中,个体发出的声音不被淹没,或者是凸现,或者是最大化。我们换一种说法,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如何活下来,在全球媒体或者是价值大战当中如何活下来。我觉得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每一个学院还是我们每一个当代艺术家,其实都是这个问题,那就是活下来,让自己的声音有价值,或者尽可能凸现或者最大化。




江梅 

上海油画雕塑院馆长


“对上海现当代艺术的推动,教师艺术家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群体”


具有教师身份的艺术家,其实对现当代的贡献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油画、水墨等等,有不少艺术家都是出自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学院也是为上海的艺术界增添了艺术力量,也是扩展了艺术的维度。在今天的视觉范围之内,都出现了本土化的作品来应对面临全球化,我们如何通过个人化的观念和语言来体现,在这次作品当中,我也是看到了这样的思考和努力以及成果。



杜曦云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


“知识过度碎片化的时代需要学院对其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


学院的作用就是把文化的脉络、艺术发展历史梳理清楚,贡献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管是执教者还是学生,在相对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里面,大家各求所需。因为当下信息过多,这个里面如果不是经过学院沉稳深厚的梳理,我们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它和一个艺术的发展历史不发生关系,或者说自以为和艺术历史发展关系。在当下,尤其这么一个曾经是高度全球化,现在又开始逆全球化,尤其是在中国,通过学院教学和研究的力量对知识比较系统化的方法的梳理,这是学院不可替代的力量。



贝亚特

德国博物馆协会主席、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


“展览布置应该有更大的空间,找到每件作品背后的逻辑关系”


在德国,理论上是学生会在每年进行他们的作品展示,在这中间教授是不会参与的。所以在这个展览中,当我看到了教授作品,我不仅看到了艺术家作为教授的身份,还有本身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因此,在展示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一种联系性和彼此之间的相关性,这在其他的展览中是很少见得。

对于展品的布置应该有更大的空间,这样参观者可以更自由的交谈和观察,不会影响到保持作品的原样,这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在我看来,对于这样的展览,我会想要表达三个想法:第一个是创作者独特的想法。第二个是这样的作品它的榜样作用。第三个是每个作品是怎么联结起来的,以及展览背后的逻辑也非常重要。在我看来,这个展览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于我刚才提到的三点想法都有非常好的回应。




张芬

广东美术馆研究策展部副主任


“争夺话语权最重要的是承认差异、革新精神和尊重原创性”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展览给我的体会就是他们注重自己的个体性和创作性。我们广东还是用一种抱团取暖的方式,然后进京城。这个是我看到这个展览最感动的一点,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人类越文明。其实更应该承认差异,如果以抱团取暖的气势,可能可以得到相应的关注,但是放眼全球化,有没有闪光的大师?这个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这是我自己非常大的启示,因为人类的差异不是用来消除的,我希望可以拥抱差异。我在今天的展览里面也看到了这种拥抱。最后我希望在大家觉得我们以各个小群体可以抱团取暖的同时,我也希望各个体可以各存火种。




吴亮

《上海文化》主编


“批评话语的暧昧性是一把双刃剑”


二楼的东西放得比较零乱,但是我觉得很好,有点陈旧的东西,它好像是收藏了一些时间,乱七八糟好像要卖掉了,所以连多少钱都没有。有这样一种荒诞的感觉。在中国,会议当中的出席者都会站在某种立场上讲他认为对的话,宁可把自己讲得比较含糊,也不要讲得很清楚。刚刚外国朋友说做得有点乱,楼上的东西有点草率,但我很喜欢,因为很真实。




刘淳

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学术委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


“教师和艺术家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就像‘风起海上’可以倒着念为‘上海起风’一样”


当代艺术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当代艺术不是教出来的,我们不可能用我们的视野,用我们所谓的经验去教当代艺术。尤其在艺术学科里面,它不是教的。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果人才不需要培养,我们大学和教育有什么意义,所以“风起海上”是一个新的起点,无论在艺术创作和教育上都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钱晓鸣

人民网主任编辑、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


“展览——激发创造性的因素”


以教学和创作的关系,还是要保持受教育者的天性,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完成人的本生,是对人自然创作的天性,那种创新能力的爱护和鼓励,同时对知识传承,传承文明的一种完成。所以我们过去是完整基本技能训练以后,再让他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在艺术领域往往可能是错的,你对他进行了一些亦步亦趋的基础训练以后,他的创作天性就被破灭了。我们的教育要保护人的创作天性,在这个前提下实现文明的传承、技法的传承。办展览很大程度上是激发师生,甚至激发一个教学单位、学术单位的创造性的手段。特别是现代艺术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公共性,展览恰恰实现了诗人创作和公众性的转换,所以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来说,华师大以展览引领教学和教学融洽的关系都是非常成功的。




黄文叡

美国摩帝富艺术集团副总裁


“中西方师承的概念各有不同”


教师展是追问这个学校有没有形成一个风格,所有的老师把作品放在一块,代表了这个学院的水平,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上带给学生什么启发。我理解的国内的美术学院要先临摹老师的作品,到一定阶段有自己的想法。在他们自己的风格里面,还是多少可以看到老师的影子,师承就形成了一个流派。但是西方的派别不是这样的概念,学校就是一个派别,它跟其他的竞争对手做竞争,没有人问你老师是谁,为什么在21世纪年代创作里面,我们讲的是个人风格的创作,个人风格怎么样辨识呢?你的辨识要高,就是你的风格要强,你的语境能够在21世纪站得住脚。展览是一种互相批评,这个批评在西方,老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大家要交流。问题是你自己学院弄出来的作品,你怎么批评呢?学生不管做创作的还是史论批评的,怎么反馈呢?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过程。





安德斯

国际著名策展人


“教师作品展应该解答学生们心中的疑惑”


对艺术家来说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会遭受到很多的质疑和批评,但是帮助他们创作下去的是他们的意志,支持继续他们继续创作下去的是他们对艺术深刻的理解。我个人较多关注欧洲的领域,对于中国和亚洲地区知道的并不多。艺术创作是主观的,但是艺术的研究应当是客观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是将他的思想和他所理解的事件创作出来,因为是主观的事件,所以比较有个性,是个人化的表达。这次的展览让我感觉非常震撼,在这次展览当中,不仅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有传统的呈现,也有当代艺术的呈现,我真心希望创作这些艺术作品的老师可以解答学生们心中的疑惑。




吴震寰

合肥大地美术馆馆长


“这个展览是一个打破学院、民间、官方和非官方界线的典型案例”


 “风起海上”是一种新的模式,它像是一股很奇怪的旋风,把学院说得很清楚,但是又好像进入了民间生动的状态,你去参加展览的时候会发现,民间的各种评论家和艺术家都在场,所以你搞不清楚这个展览在干什么,作品也让你感觉很混乱,因为我们参加的展览基本上都是很专业的,水墨就是水墨,抽象就是抽象,这个展览有非常传统的书法和国画,所以在众多展览里面,这个展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陈荣义

湖南美术出版社美仑美术馆馆长


“美术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从本土文化资源中寻找”


华师大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可以依托三个强大的背景:一是中国美术现代性,也就是海派绘画的现代性。二是上海这个语境离不开文人画的文脉,海派文化的现代性和文化画文脉是没有割断的。海派在民国,江南文化周边整个大的文人画区域,杭州也好、嘉兴也好、苏州也好,它们都在历史上和现当代起到非常到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上海当下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一直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到今天应该是中国最具标志性的。无论从改革开放来讲也好、现代性也好,上海应该是最成功的一个城市,所以我个人就觉得这三点是否可以作为我们上海的教育,或者新兴的美术教育,寻找灵感和路径。




高天民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这个展览每个人在自己的学术上面都有自己的方向,这个很明确,不仅把上海的基本面貌,而且把中国艺术的基本面貌都反映出来了。这个看上去良好的状况是对当下整个美术界基本情况的反映。这也说明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它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它怎么样能够突破目前的状况,能够展现出新的面貌,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老师的研究也会反映在教学中,基本的状况就是把已有的东西教给学生。有没有一种鲜活的东西在艺术中反映出来?从当代艺术发展来看,我觉得已经失去了一个源动力,怎么走出中国的面貌,这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陈明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这个展览的特点是包容性、学术性和当代性”


这是一个包容性的展览,因为在展览作品中,有比较前卫的、也有最传统的山水、书法,其中西画、新水墨是亮点,显示出教师的美术创作具有比较一流的水平。第二,这是一个学术性的展览。它有一个精神导向的作用。如果没有精神导向,在我们来看就是多元却涣散的,然而,这个展览形散神不散。第三,当代性。这个展览提出了一个课题,作为美术学院在当代语境下如何看待传承的完成?是否可以就自己的艺术观念进行艺术表现?作为一个教师,你怎么把自己的观念传授给学生?


浦正东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参赞


“跨文化交流要把握住两个方向:一个是理念,一个是国际接轨”


一个是理念问题,理念对我们来说,在国际交流的时候非常重要,我们的华东师大的理念,首先我们看这个展览的题目,这股“风”吹起来了,怎么吹向全世界,这是非常大的命题。我们的作品也非常的有份量,从我们的领军人物来说,我们华师大教师的作品来说,非常有内涵,有深刻底蕴。


第二个,我们现在谈当代艺术,不能跟国际脱轨,与国际对话非常重要,我们有一些瑞典和德国专家学者在场,他们对我们的影响也不能小看,我们要策划跟国际接轨的展览,形成一个跟国外规划的机制,走向世界。




李昌菊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当代性如何进入教学”


在同类的师大里面,华师大的门类齐全。尤其是在当代性这一块,它的创作观念和媒介意识已经引领综合性大学。如何扎实艺术基础,并在当代性的艺术教学加以拓展,这是华师大需要加强和发扬的特色。将当代艺术引入教学也是现在很多美术学院的重点,所以在这一点上,华师大已经同步于国内和国外的院校,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学院如何深化?第一、继续坚持,我不知道这样的研讨形式是否还会继续。另外,要不要推崇名师,以名师代表教学,将名师和教学成果一起推向社会?当代性不是说要放弃传统,因为传统也是我们学院的一个特色。华师大的美术学院虽然很年轻,但是有后来居上之势,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艺术类院校中的中坚力量。




郑文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在差异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华东师范大学崇尚多元和包容,美术学院也会一直寻找这样一个方向,在寻找差异中定位自己的特色。身处上海这片开放的地域,大家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我们会接受大家的建议,不断完善和建设我们的学院,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展览得到大家的支持。




蔡彭诚

奥赛画廊集团总裁


“师生共同观摩展览,将推动教学”


这个展览形式非常好,除了拍卖行的同仁没有来,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同行都到了。师生共同观摩,共同听取批评家的意见和想法,这将使教学更多元开放。




研讨会嘉宾合影




摄影、编辑: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