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音乐学院

4月8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 琴键上的文化拼图——钢琴专场音乐会

来源:音乐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10

本场音乐会以跨越地域与时代的经典曲目展现钢琴艺术的多元风貌。从肖邦的浪漫主义到德彪西的水光幻影,从哈尼族音乐的回响到阿根廷探戈的炽烈脉动,这场音乐会将在琴键上展开横跨三个世纪、六大文化疆域的音乐之旅。曲目设计兼顾技巧挑战与音乐性探索,展现学生对不同时期、地域音乐语言的驾驭能力。

图片


10321741335275_.pic

牛一虹

华东师范大学2023级钢琴表演与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钟芳副教授。曾获2024悉尼歌剧院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金奖。


10021740370717_.pic_hd

金伊宁

3岁学习钢琴,先后师从董霞、刘冬梅、卢矜矜老师,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指挥系,师从青年指挥家赵晓鸥。202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键盘系钢琴表演专业,师从苏帆老师,现为本科四年级学生。

曾获第七届kawai亚洲钢琴大赛专业组一等奖,全球音乐家协会青少年艺术家培养计划专业组一等奖,担任嘉定区音乐家协会青少年弦乐团指挥,带领乐团参与21st Century Talents Music Competition获青少年组二等奖。
在校期间获上海市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先后接受过众多国内外大师指导,如江浦琦、汤沐海、Neil Rutman、Marc Kiss Oczy、Kevin Sutterlin等。


2025-02-24 16:45:51.928000

张博文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师从苏帆老师学习钢琴。
曾获2024年SIYPC新加坡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当代作品组上海赛区二等奖、2025第八届MGNS乐声新境欧洲青少年国际音乐比赛三等奖、第七届KAWAI 钢琴大赛上海赛区三等奖、2023全球音乐教育家协会“青少年艺术家培养计划选拔赛”上海赛区银奖。


10011740370533_.pic

张云淏

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苏帆老师,现为本科三年级学生。曾获得十三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第7届MGNS乐生新镜欧洲国际音乐比赛上海赛区银奖、新加坡国际钢琴比赛银奖、第7届海伦希望之心银奖。


2025-02-24 17:48:44.814000

龙珠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钢琴专业,师从苏帆老师。曾获2023GAME青少年艺术家培养计划选拔赛大学组金奖、“致敬肖邦”2024年第五届华沙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上海赛区金奖。


2025-03-05 17:00:02.918000

钟沁妍

2023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现跟随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钟芳老师。曾在第六届KAWAI亚洲钢琴大赛上海赛区获得少年组三等奖,第六届新加坡国际古典钢琴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并多次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朗朗音乐世界,上海诺莱仕外滩游艇俱乐部,柏斯音乐等地参与各类钢琴演奏音乐会。


2025-02-24 17:22:58.129000

印飞扬

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华东师范大学23级音乐教育系,师从苏帆老师,曾获2024年青少年艺术家培养计划音乐选拔大赛上海赛区金奖、2024第五届华沙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上海赛区金奖、乐生新境-欧洲国际音乐比赛上海赛区青年组金奖、爱乐华声国际钢琴比赛韩国总决赛组一等奖等奖项。


851741168557_.pic_hd

罗珺仪

华东师范大学2024级音乐学本科在读,以综合分第一名录取华师大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在校期间各项考核成绩拔尖。
2024.5 第八届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上海赛区B组一等奖
2024.5 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公开赛上海赛区F组银奖
2023.5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艺⻘春——“乐动⼼弦”合作表演
2019.6 第三届中德青少年钢琴邀请赛上海赛区决赛入围奖
2018.6 第二届中德青少年钢琴邀请赛上海赛区少儿组二等奖
2017.12 第十二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儿童组钢琴表演金奖
2017.6 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悦耳动心,悦读润心”音乐故事会钢琴表演


2025-02-24 20:24:55.005000

裴雨巽

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本科,师从华东师范大学苏帆老师,现为本科一年级学生。曾获得新加坡国际钢琴比赛当代组第四名、中国区一等奖等。


图片


《田园Op. 40 No.6》(Pastorale,Op. 40 No.6) —— Nikolai Kapustin

演奏者:牛一虹

指导老师:钟芳

尼古拉·卡普斯汀是当代最优秀和最知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之一,他的声誉也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音乐界。他在传承俄罗斯钢琴学派传统的基础上,极好地运用了爵士风格元素。《八首音乐会练习曲》是卡普斯汀于 1984 年创作而成,是最成熟的佳作之一,第六首《田园》,是卡普斯汀在感受到田园悠远闲适的环境后创作而成的。乐曲轻快随意、活泼跳动,描绘出一幅乌克兰田园的美丽风光,高音似田野上传来的铃铛声,繁华点点,生机勃勃,表达作曲家对祖国大好风光的向往与思念之情。


《阿根廷舞曲》Op.1,2(Dana’s Argentinas,Op.1 2)—— Ginastera

演奏者:裴雨巽

指导老师:苏帆

阿根廷作曲家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1916-1983)被誉为拉丁美洲现代音乐巨匠,其创作根植于阿根廷民间传统,同时融汇先锋技法的独特语法。
完成于1937年的钢琴组曲《阿根廷舞曲》(Op.2)是其早期代表作,三首舞曲以高度凝练的笔触重构潘帕斯草原的原始生命力。本次音乐会呈现前两首:《老牧羊人之舞》以粗粝的节奏与神秘旋律,勾勒高乔人苍凉的游牧叙事;《优雅少女之舞》则通过摇曳的切分与灵动装饰音,展现阿根廷乡村庆典的明媚风情。吉纳斯特拉以不协和音程与复合节拍重构传统舞曲内核,既保留了马兰波舞的野性脉搏,又以现代性笔触赋予其戏剧张力。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Ballade No.3 in A-flat Major,Op.47)—— Frédéric Chopin

演奏者:罗珺仪

指导老师:钟芳

肖邦的《第三叙事曲》创作于1841年,是他四首叙事曲中最为明朗、抒情的一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展开,结构严谨,情感层次丰富,融合了奏鸣曲、变奏曲、回旋曲结构。开篇的主题温柔如歌,充满宁静与诗意,又在音乐不断发展中进入充满激情与戏剧性的段落。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技巧性与艺术性兼具。它不仅体现了肖邦对波兰民间音乐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肖邦极具张力的故事展现力,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一。

《钢琴小品三首》(Trois Pièces pour Piano) ——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演奏者:龙珠

指导老师:苏帆

该作品创作于1928年,是其早期钢琴作品中的代表作。第三首名为《托卡塔》(Toccata),以其快速的节奏、强烈的动力感和鲜明的现代风格著称。乐曲结构紧凑,充满活力,展现了普朗克对节奏和和声的精妙掌控。托卡塔形式源自巴洛克时期,普朗克在此基础上融入了20世纪的音乐语言,既有古典的严谨,又充满现代的自由与即兴感。


《殖民地之歌》(Colonial Song) —— Percy Grainger

演奏者:张博文

指导老师:苏帆

Percy Grainger(珀西·格兰杰,1882–1961)是一位澳大利亚裔美国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收藏家,以其对民间音乐的创新改编、独特的和声语言以及对音乐实验的开放态度而闻名。
该作品创作于1911年,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在情感表达和音乐色彩上的深厚造诣。标题中的殖民地指澳大利亚,Grainger强调这首作品并非直接描绘殖民地生活,而是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怀念。他曾旅居欧洲多年,作品中透露出漂泊者对故土的深情。


《努玛阿美》 —— 张朝

演奏者:金伊宁

指导老师:苏帆

《努玛阿美》是中国当代作曲家张朝于2017年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作品以哈尼族语言命名,意为“太阳之原”,象征着哈尼族人心中向往的美好乐土。
其创作灵感源于张朝对故乡云南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童年记忆和家乡文化的眷恋。作曲家将哈尼族的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巧妙结合,通过丰富的和声、多变的节奏和独特的旋律,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内涵。
该作品在音乐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稍自由的慢板,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云南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宁静;第二部分为回旋曲,节奏明快、富有动感,充满了民族舞蹈的活力。此外,作品中还融入了云南民族语言的音调、民间乐器的音色模仿以及民族舞曲的节奏元素,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


《肖邦练习曲 Op.25 No.12》(Chopin Etude,Op.25 No.12 ) —— Frédéric Chopin

演奏者:印飞扬

指导老师:苏帆

该作品是肖邦在1836年创作的12首练习曲中的最后一首。这首曲子以其壮丽的旋律和复杂的技术要求而闻名。曲目以C小调写成,充满了激情与力量,左手快速而连续的音符如同海浪的涌动,而右手则奏出激昂的旋律,仿佛海风呼啸,汹涌的琶音和激昂的旋律,更象征波兰人民的抗争与苦难,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自由的渴望。肖邦通过音乐将个人情感与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使这首曲子成为技术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他作为“钢琴诗人”的悲悯与爱国之心。


《水中倒影》(Reflets dans l'eau)—— Achille-Claude Debussy

演奏者:张云淏

指导老师:苏帆

该作品作于1905年,是《意象集》第一册的首曲。作品以流动的琶音织体构建出水波荡漾的音响空间,全音阶与平行和弦的运用消解了传统调性,通过音色叠加与光影变幻而非旋律线条的发展,展现倒影在涟漪中碎裂重组的诗意画面。左手持续的低音如深潭涌动,右手高音区闪烁的装饰音仿佛阳光折射的星芒,德彪西突破传统和声法则,用音响的"笔触"捕捉稍纵即逝的视觉印象。乐曲结构打破三段体框架,以液态的乐思自由流动,结尾处渐弱的泛音列宛如水面归于平静后残留的余韵。这首作品不仅是钢琴音色革命的里程碑,更实现了音乐与绘画美学的深度交融,被评论家赞为"用音符绘就的印象派水彩"。演奏时需精妙控制触键力度与踏板层次,方能展现其光影交织的音响魔法。


《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Sonata No.1 in f minor,op.1)——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演奏者:钟沁妍

指导老师:钟芳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907至1909年间,是献给他的同乡兼棋友的作品。这首奏鸣曲原为三乐章结构,后经修改删减为单乐章,曲风兼具古典与创新。它采用了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但在和声运用及演奏风格上展现出独特的创新,如变音和弦的运用,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早期的音乐探索与个性展现,为其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音乐会观众报名二维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