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至23日,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97场,暨“史海新舟”跨学科讲堂第六季“科技史与世界史的交融对话”在人文楼1206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18-19世纪工业革命中的技术”,主讲人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南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张柏春老师。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张锐老师主持,众多学生参加,我系沐涛、章义和、刘建平、赵继珂、李晔梦、赵晋、王燕、刘敏等老师出席。
讲座伊始,张柏春老师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何以实现”进行了细致阐述,围绕“能源、动力、材料、制器”四个关键词展开。
张老师指出,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技术史对工业革命的划分始于18世纪60年代,尤其是瓦特等人用机械取代人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起源于法拉第等人发明了电机和内燃机。张老师强调,资本市场对工业革命有推动作用,纺织机是工业革命的序幕,但纺织机与工业革命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
关于动力,张老师提到了水力、风力、热力、电力等。当农业社会的技术开发到极限时,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时,新的动力就开始萌发了。张老师提到了行星齿轮和曲柄连杆机的结构与运作模式,这两者摆脱了水力限制,在科技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蒸汽机的发展、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以及人们对创新的热情,这三点共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至于运载工具,它的革新则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全球交流,地球由此变小。到了电力时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不断深化,加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在“材料”和“制器”问题上,张老师提到“料要成材,材要成器”。中国古代的炼铁技术向来领先,不过西方后来居上。张老师从钢的生产、金属的加工、机床的生产出发,进而讲到光学量具的发展,探讨了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使大家受益匪浅。
在讨论环节,张柏春老师与刘敏老师就工业应用成本与技术发展进行了讨论,并耐心解答了思勉班叶芷坤等同学的问题。张老师表示,竞争的存在会推动技术向前发展,专利保护在促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最后,张锐老师在总结时感谢了张柏春老师的讲座,让与会师生启发良多。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期待张柏春老师能够再次莅临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带来更多精彩分享。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活动圆满落幕。
撰稿人: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