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2025年5月8日 郝占庆:大型森林固定样地及其对长期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5-07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大型森林固定样地及其对长期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主讲人:郝占庆 教授

主持人:邢丁亮 研究员

讲座时间:5月8日 10:0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 资环楼269

主办单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郝占庆,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陕西省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研究;2004年在长白山建立中国第一块25公顷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019年建立秦岭25公顷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样地;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E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完成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专题、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

图片1.png


报告内容简介:

自Stephen Hubbell和合作者在巴拿马热带雨林建立第一块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对较大范围(通常≥20公顷)内胸径不小于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定位挂牌监测以来,全球ForestGEO网络已在超过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8个类似的大型固定样地。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自2004年启动以来,一直是ForestGEO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研究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子网络之一。本报告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CForBio网络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公顷样地与秦岭暖温性落叶阔叶林25公顷样地的建设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团队以两个固定样地平台为依托,近20年来在物种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维持机制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