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学系

讲座回顾|“诚之课堂”系列活动

来源:历史学系发布时间:2024-01-08浏览次数:28


 诚之课堂 


2023年11月28日、12月5日,我系“诚之课堂”师范生教育活动课程陆续邀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和华东师大紫江讲座教授许斌举办三场专题讲座,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开展,为我系学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单元立意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一2023年11月28日上午,“单元立意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主题讲座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303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主讲,徐继玲副教授主持。


图片

图1  於以传老师开始讲座




一一讲座伊始,於老师先从“大概念”的含义说起。“大概念”也被称为“大观念”“大单元”,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核心概念、核心观点的意思。於老师认为,“大概念”可以从单元标题、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每课中目与目的关系中得出。“大概念”不仅仅指向内容,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方法。“大概念”的获得需要教师通过对单元内容进行“统整”与“分解”,即结构化处理。

一一其次,於老师强调以单元为主体概括核心概念的必要性。单元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单位,从单元出发进行整体化设计可以体现教师对单元内容的统摄能力。以单元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凸显核心观点、达成素养目标为导向,彰显课程的校本化特色,体现“把握课程内容主旨”“彰显史学思想方法”“完善历史学习”的课改诉求。基本思路是以教科书的“自然单元”或“规划单元”为基本单位,以单元教学的内容主旨把握和思想方法目标达成为切入口,统摄“课”的教学。

一一再次,在具体操作上,於老师提出了以下五点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一,关注教科书的单元标题及其导言内容。第二,关注单元下各课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三,关注教科书中课的标题及其正文内容。第四,关注单元下各课隐含思想方法的关联。第五,关注单元主要内容与以往表述的不同。

图片

图2  提炼单元内容主旨的具体方法



一一最后,於老师讲解了单元立意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结构与体例,为同学们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讲座从概念入手,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讲解深入浅出,使同学们对单元立意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规范与灵动—

穿行于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之间的思想历程



一一2023年11月28日下午,以“规范与灵动——穿行于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之间的思想历程”为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在普陀校区文科大楼1313室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主讲,李月琴副教授主持。我系同学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全程观摩。


图片

图3  李惠军老师开始交流研讨活动



一一活动的第一阶段为我校历史教育专业同学的展示环节。在徐继玲老师指导下,三组同学针对统编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的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进行教学设计,每组派出两位同学分别进行10分钟的说课与片段教学展示。其中,第一组同学选择以“神奇动物在罗马”为线索,用狼、鹰、狮三种动物分别串联罗马建城、征服与衰亡的历史,设计大胆新颖。第二组同学选择以“条条大路通罗马”为线索,道路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扩张之路”,一层是“文明之路”,环环相扣,串联起罗马的兴亡。第三组同学选择以“战神马尔斯”为线索,用“战神之子——罗马建城”“战神崇拜——罗马共和国的内外治理”“战神终焉——罗马帝国的兴亡”三个环节讲述罗马的武力征服。


图片

图4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展示




一一三组同学展示结束后,李惠军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本节课的灵魂在于罗马的“军事立国”,同学们的展示能够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值得肯定,但仍需要关注教学细节,注意规范与严谨。

一一随后,李老师展示了自身的精彩设计“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双头斧到双头鹰的千年传奇”。经过两次“蓄势”,罗马逐渐崛起并利用军事力量征服地中海地区,双头斧顿挫,双头鹰双飞。然而,这种军事征服中也隐含着罗马共和国的“颠覆因素”。最终,内忧外患之下,帝国衰象尽显。虽然罗马帝国走向衰亡,但是罗马人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并没有终结。

图片

图5  李惠军老师分享课例



一一李老师指出,“实际上,教材文本研读的心得,转化教学文案的设计,升华为教研文章的成果的过程,就是游走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特殊思维活动,也是我们超越自我,并实现思想越狱的历练过程”。教学设计是从“散读”到“聚焦”,再到“约取”,是“教材文本、学术文本向教学文案,再由教学文案向教课文采,由教课文采向教研文论转化的过程”。李惠军老师的点拨让大家受益匪浅,使同学们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把握“规范”与“灵动”的平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悟。




历史教科书的“前世今生”



一一2023年12月5日上午,以“历史教科书‘前世今生’”为主题的讲座在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303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历史编辑室主任许斌编审主讲,王传副教授主持。


图片

图6  许斌老师介绍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前世今生”




一一讲座伊始,许斌老师分析了“先有教科书,后有教学大纲”这一现象,为同学们解释了教科书的定义,以及教科书与教材的区别。历史教科书之所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是培养同学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随后,许斌老师讲述了古代历史教科书与现代历史教科书的起源,并向同学们展示了珍贵的1901年上海华洋书局出版的《小学历史读本》照片,它是现存已知最早的现代中国历史教科书。许斌老师陆续介绍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教科书演变过程,这个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往往具有时序性与专题性相结合的特点,并且具有明确的爱国教育的价值导向。晚清时期的历史教科书采用章节体的结构,体现了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的进步史观。以新文化运动为分割线,之前的历史教科书是没有句读的,但是却插入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表格与地图资料,之后才开始有句读出现。新中国建立后,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立意从强调知识传授转向注重情景创设,培养历史思维的发展过程。许斌老师还重点强调,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不同于历史学术研究,中学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

一一讲座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问题包括: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的教学设计方式、历史教科书中“和”与“与”的区分方式、澳门统编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前景,等等。许斌老师一一进行了答疑解惑幕。

图片

图7  许斌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一一“诚之课堂”系列活动是我系提升历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培养卓越师范生的重要途径。通过观摩三场讲座,历史系学子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认识更加深入,为日后的教师发展之路涵养了素养,夯实了理论基础。




————





——历史学系融媒体中心——

编辑:窦薇

投稿邮箱:lsrmtzx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