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 孔旭荣:论人文学术翻译的可能性2022-03-30
-
3/24 罗靓:“真知”与“迷思”、“先锋”与“流行”的交织共振——二十世纪之交白蛇传说重述与表演新变2022-03-30
-
3/25 程凯:“社会史视野”如何深入一部作品 ——以柳青的《种谷记》为例2022-03-30
-
12/20 朱恒夫:历史剧的性质与创作方法2021-12-02
-
12/10 詹丹:文本解读的整体与局部2021-12-02
-
12/17 刘锋杰:如何重评“文以载道”?2021-12-02
-
10/29 陈引驰:“中国文学史”的省思:理论与脉络2021-10-20
-
10/15 甘阳:修昔底德与修昔底德陷阱2021-10-14
-
10/18 吴承学:从“士”到“文人”——中国古代对于文人的贬责与期待2021-10-14
-
9/9 张曦:中文学术生态与学术论文写作2021-09-09
-
6/25 钱志熙:南宋前期诗人王十朋的诗歌渊源与创作成绩2021-06-24
-
6/25 张谊生:新兴助词“哒”“滴”的功用、特色与成因2021-06-24
-
6/25 刘文勇:晚清民国古典文论研究的文献建设2021-06-24
-
5/22 胡传志:论题咏杨邦基绘画的诗歌2021-05-19